第32章要么在车棚里

气功大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寄印传奇最新章节!

    果然眼泪就滚了下来。这顿饭吃到了两点多。打奶奶院归来时,太阳昏黄,阴风阵阵,老天爷像被糊了一口浓痰。空气里又开始季节性地弥漫一种辛辣的湿气。我一屁股坐到凉亭里。

    正琢磨着上哪儿找点乐子,陆宏峰便出现在视野中。这棵蔫豆芽一股脑提来了八斤月饼,虽然知道不应该,我还是一阵惊讶。因为姨表间根本不兴这套,何况中秋节早他妈过去了。我故作老成地问他这是干啥,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送他到门口时,我问:“你一个人来的?”他先是点头,后是摇头,最后揉揉眼说他爸在谁谁谁家看人打牌。我立马打了个饱嗝,好像这才发现自己吃撑了。我问他:“你爸咋不来?”他吸溜吸溜鼻子,拧拧脚,再茫然地看我一眼,就算回答过了。

    收秋时,我终于见到了陆永平。羞愧地说,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这个场景,但真正发生时却平淡得令人更加羞愧。

    记得是个难得的朗夜,满天星斗清晰得不像话。进了村一路上都是玉米棒子,我一通七拐八绕,总算活着抵达了家门口,然而横在面前的是另一堆玉米棒子,以及一百瓦的灯泡下埋头化玉米的人们。其中就有陆永平。

    他说:“嘿,小林回来啦!快快,吃点宵夜,出来干活!”可能是灯光过于明亮,周遭的一切显得有点虚。

    头顶的飞蛾扑将出巨大的阴影,劳作的人们扯着些家长里短。这几乎像所有小说和影视作品里所描述的那样,平淡而不真实。发愣间母亲已起身向厨房走去,她说:“把车推进来,一会儿上架子碍事儿。”一碟卤猪肉,外加一个凉拌黄瓜。

    母亲盛小米粥来,在我身边站了好一会儿。搞不懂为什么,我甚至没勇气抬头看她一眼,良久,母亲轻咳两声,捶捶我的肩膀:“少吃点肉,大晚上的不好消化。”

    然后她就踱了出去,我能听到院子里的细碎脚步声,当我扭头望出去时,母亲竟然站在厨房门口她掀起竹门帘,柔声说:“吃完洗洗睡,啊,你不用出来了。”我当然还是出来了。

    尽管这个夜晚如同这个秋天一样,耳边永远响彻着对陆永平的夸奖和感激。母亲埋头剥着玉米,偶尔会凑近我问些学习上的事。我一一回应,却像是在回答老师提问,虽然不乐意。

    但我也无力阻止陆永平在眼前晃荡,他和前院一老头吹嘘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唾沫四射之余还要不时对我咧嘴嬉笑。我真想一玉米棒子敲死他,后来陆永平上架子挂玉米,奶奶让我去帮忙。我环顾四周,也只能站了起来。

    陆永平却突然沉默下来,除了偶尔以夸张的姿势朝剥玉米的人们吼两声,他的语言能力像不断垂落的汗珠一样,消失了。

    我不时偷瞟母亲一眼,她垂着头,翻飞的双手宛若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至今我记得她闪亮的黑发和身边不断堆积起来、仿佛下一秒就要把人吞没的玉米苞海洋,那种金灿灿的光辉恍若从地下渗出来的一般。

    总能让我大吃一惊。一挂玉米快压完时,陆永平叫了声小林。我头都没抬,说咋。半晌他才说:“每次不要搞那么多,不然今晚压上去明早就得断。”第二天是农忙假,这大概是前机械化时代的唯一利好。

    而1998年就是历史的终结。我大汗淋漓地从玉米苗间钻出来,一屁股坐到地头,半天直不起腰。

    母亲见了直皱眉,怪我没事找事。我抹把汗,刚想说点什么,柴油机的轰鸣便碾压而来,那天上午收了两块地。陆永平找了三四个人帮忙,全部收成卸到家里时也才十点多。送走帮工,一干人又坐在门口继续化玉米。有小舅在,气氛轻松了许多。

    他总能化解奶奶深藏在肺腑间伺机喷发而出的抱怨。我和陆永平则是老搭档,他负责压,我负责码,他说小林累坏了吧。我说这算啥啊。小舅哈哈笑:“还真没瞧出来,这大姑娘还是个干农活的好手啊。”临开饭前张凤棠来了。

    当时母亲在厨房忙活,奶奶去给前院送挡板。老远就听到她的脚步声,嗒嗒嗒的,好一阵才到了门口。这大忙天的,她依旧浓妆艳抹,像朵插在瓷瓶里的塑料花。张口第一句,张凤棠说:“傻子。”

    我瞥了陆永平一眼,后者埋头绞着玉米苞,似乎没听见。于是张凤棠又接连叫了两声。小舅在一旁咧着嘴笑,我却浑身不自在,脸都涨得通红。陆永平说:“咋?”张凤棠说:“咋咋咋,还知道回家不?”

    陆永平这才抬起了头:“急个屁,没看正忙着呢,好歹这挂弄完吧。”张凤棠哼一声,在玉米堆旁坐了下来。

    剥了几个后她说:“还是老二家的好。”小舅直咧嘴:“哪能跟你家的比,真是越谦虚越进步,越进步越谦虚。”张凤棠一瞪眼:“这你倒比得清楚,你哥出事儿咋也没见你这么积极的。”

    “姐你这可冤枉我啦,”小舅眉飞色舞,一个玉米棒子攥在手里舞得像个狼牙棒“问问我哥,哪次我没去?只能怪乔晓军那秃驴太狡猾,我俩堵了几次,也就撞了一回面,还转眼就让这孙子给溜了。”

    记得那天凉爽宜人,头顶飘荡着巨大的云朵,焚烧秸秆的浓烟却已在悄悄蔓延。我感到鼻子有点不透气,就发出了老牛喘气的声音。

    陆永平转过身竹耙子颠了几颠瓮声瓮气地:“哪来那么多废话?”尔后他低头冲我笑了笑:“又忘了不是?一次少码点,四五个就行。”“你倒不废话,就是办事儿积极。”张凤棠头也不回“别扯这些,堵学校时你在哪儿?”

    “我哥说堵学校,得空我就往学校奔嘛。结果我前脚刚到,后脚派出所小徐就来了。”小舅说着就笑了起来,还冲我眨了眨眼“我哥也是心急,怕秃驴再开溜吧。”“你也就一张嘴能瞎扯。”

    张凤棠哼了声,就不再说话。爷爷坐在那儿,手脚哆嗦着,半天剥不开一个棒子,他似是嗅到了火药味,四下张望一通,问咋回事,却没人搭理他。一时静得可怕,远处拖拉机的隆隆声、厨房里锅碗瓢勺的碰撞声、前院奶奶的说话声一股脑涌了过来。

    半晌,张凤棠又开口了:“就是跟老二亲,从小就亲,我就不是你姐?”“说啥呢你,”陆永平弯腰接过我递上去的玉米,冲着门口晃了晃“扯犊子回家扯去。”这时母亲正好出来。

    喊吃饭,她摘下围裙说:“姐你也来,都赶紧的啊,就没见过你们这么爱劳动的。”“不吃,家里有饭,又不是来要饭的。”张凤棠在小板凳上扭扭屁股。母亲拿围裙抹了把脸,轻轻地:“爸,别剥了,吃饭!”转身又进了院子。“吃饭好啊,”小舅伸个懒腰,又拍拍张凤棠“姐起来吧,干活就得吃饭,不然可便宜林林了。”

    陆永平也是哈哈笑,打竹耙子上蹦下来时肚子晃了晃:“吃吧吃吧,吃完再走,人做有那么多,总不能倒了喂猪吧?”“那也得有猪啊,你当是以前?”小舅搀起爷爷,对我使眼色。

    张凤棠闷头坐了好一会儿,到底还是起来了,她啪地摔了手上的玉米,指着陆永平说:“你到底还要不要家?啊?自己家不管,别人家的事儿你这么操心?”

    陆永平烟还没点上,抬胳膊蹭蹭脸:“又咋了?有话好好说,啊。”“咋了,你说咋了?装啥装?!”“走走走,”陆永平把烟拿到手里,朝小舅笑笑,去捞张凤棠的胳膊“有事儿回家说。”

    “妈个逼的,”张凤棠一把甩开陆永平“不过了,回个jī巴家,不过了!你们那些勾当我一清二楚!”

    她脸上瞬间涌出两眼喷泉,声音却像蒙在塑料布里。此形象过于生动,以至于让人一时无法接受。于是陆永平一脚把张凤棠踹飞了。后者甚至没来得及叫一声。

    这极富冲击感的画面简直跟电影里一模一样,至今想来我都觉得夸张。我亲姨趴在玉米堆上,半天没动静。有一阵我怀疑她是不是死了。母亲闻声跑了出来。

    刚凑过去,张凤棠就呜起来,陆永平丢掉烟,说了声回家,转身就朝胡同口走去。条件反射般,张凤棠立马爬了起来,她一句话没说,抬腿就走,这时胡同口已出现三三两两的人。奶奶慌慌张张地跑来,问咋回事。大家都沉默不语,除了爷爷。

    他激动得青筋都要蹦出来,一截枯瘦的胳膊挥斥方遒般来回舞动。遗憾的是他的声音像个牙牙学语的小孩。至今我记得他流淌而下的口水,扯出一条长长的丝线,像一根无限透明的琴弦。

    1998年的秋天黏稠而漫长。晚自习下课铃一响,我总忍不住往家里跑。基本上每次都能碰见母亲,要么在车棚里,要么在校门口的柳树下。起初她还问我请假了没。

    后来也懒得再问,只是叮嘱我“小心赵老师找你算账”我自然不怕什么赵老师,然而那一路上大段大段的沉默,却让我在破车上坐立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