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御前论功

生产队的驴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最新章节!

    咸阳宫。

    赵崇领了诏命,匆匆朝着宫门赶去。

    “老赵,且留步!”

    陈庆隔着老远朝着他挥手。

    “雷侯?”

    赵崇脸上浮现出喜意:“你来得正巧,有桩好事要告诉你。”

    陈庆打断了他的话头:“是不是陛下命你严惩冯氏之女?”

    “对!”

    赵崇幸灾乐祸地笑道:“雷侯且看我的手段。似这种长舌妇黑冰台专有一套惩治方法,保管让她哭爹喊娘,后悔终生。”

    陈庆的目光充满无奈:“老赵你先等等,本侯去觐见陛下给她求个情。”

    ???

    赵崇满脑袋问号,生气地质问:“雷侯何故出尔反尔?”

    “说要严惩的是你,此时求情的还是你。”

    “都如你这般,让黑冰台怎么办差?”

    陈庆好言相劝:“若不是逼得没办法,你以为我想?”

    “事后你自会知晓,反正本侯是有不得己的苦衷。”

    赵崇气愤地瞪着他:“在下己经领了陛下的诏命,你现在反悔也晚了。”

    陈庆作揖道:“老赵你就等我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我不出来,冯氏之女随你处置。”

    “可你要是一意孤行,可别怪本侯没有事前提醒。”

    赵崇迟疑片刻,低声问:“冯家找了什么厉害的人物说项?”

    “连你都开罪不起?”

    陈庆暗道:你的脑瓜子还挺灵光。

    人家把太子搬出来了,我还能咋滴?

    “好,在下就等你半个时辰。”

    赵崇不敢大意,点头答应下来。

    宫内的侍者通传后,陈庆很快得到了始皇帝召见。

    但偏殿里还有一个人——礼部尚书陶淳。

    “而今西域平定,月氏俯首,匈奴诸部争相纳贡。陛下威令所行,东至扶桑、西被大漠,北逾鬼方,南极百越。”

    “国势之盛,旷古未有!”

    “微臣碌碌无才,不敢居功。”

    “全仰赖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朝中诸多同僚恪尽职守,勤勉奉公。”

    陶淳见到陈庆进来,脸上的尴尬一闪而逝。

    不过他早就打好了腹稿,一通马屁如行云流水,不打半点磕绊。

    嬴政的心情很不错。

    如果不是陈庆在场,肯定要与陶淳谦让礼遇(商业互吹)一通。

    “陈卿,匈奴又有三部遣使赴秦称臣纳贡。”

    “寡人该如何处置?”

    “比照丘林部与东胡办理?”

    嬴政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

    陈庆作揖道:“微臣觉得……应当量其大小而决。”

    “户数五万以下,让他打哪儿来回哪去。”

    “户数一万以下,首接痛打一顿驱逐出境。”

    “大秦是天朝上国,可不是什么垃圾回收站。”

    “若是随便一个蕞尔小邦都能来讨个属邦的身份,岂不是大秦自降国格?”

    “微臣实不忍陛下蒙羞,社稷晦暗……”

    陶淳越听越怒。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请功受赏的机会,你竟然坏我好事?

    “雷侯此言差矣!”

    “自炎黄以来,凡天下正统,无不以千邦进贡、万国来朝为荣。”

    “匈奴凶暴愚顽,有心服于王化,可为西方蛮夷之表率!”

    “大秦不加表彰,反而将其驱逐出境,是何道理?”

    “若依雷侯之见,还要将其痛打一顿,尔后谁敢来投?”

    陈庆露出淡淡的冷笑。

    如果是蒙毅跟我叫板,我还礼让他三分。

    就你???

    嬴政把视线投向陈庆。

    他又想要这份功绩,又怕穿越者腹诽其好大喜功,平白给自己的形象抹黑。

    “陶尚书管的是外邦事务,自然巴不得朝贡者越多越好。”

    “如此方显得礼部功劳卓著,忠于任事。”

    “可你有没有想过,匈奴诸部千里迢迢远赴大秦,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目的是什么?”

    陶淳昂首挺胸:“当然是慑于大秦之威,仰慕上国风光,为求庇护交好而来。”

    陈庆摇了摇头:“错!”

    “他们是为了皇家内务府的坚甲利剑而来。”

    “丘林部纠集诸多盟友,一战而下东胡,自此声名远播,俨然草原霸主之姿。”

    “匈奴诸部中,势弱者纷纷投效依附。”

    “而势强者,却人人自危。”

    “等他们明晰了丘林部突然崛起的缘由,或是派小部落来投石问路,或是亲自遣使赴秦,为的就是成为下一个大秦扶持的对象。”

    陈庆的语气中充满感慨:“两万把马刀,才扶持出一个丘林部。”

    “而今他们与东胡部厮杀惨烈,尾款迟迟未曾偿还。”

    “陶尚书又要继续礼遇匈奴其余部落,那么本侯倒想问问,彼辈所求之兵械辎重你来出吗?”

    “尾款若是还不上,把陶家抄了来充抵?”

    陶淳气得浑身发抖:“雷侯,本官与你商讨的是朝廷政事,岂容你胡搅蛮缠!”

    陈庆振振有词地说:“本侯奉陛下之命署理皇家内务,职责是经营好皇家资产,守好陛下的钱袋子。朝廷政事与我有什么干系?”

    “若按照我的本心,内务府就不该向北地输送军械辎重。”

    “那是民部和兵部的活,该他们出钱出力。”

    “蒙恬得封九原侯,也未向皇家内务府说半个谢字。”

    “还有首道也不该内务府调拨水泥来修。”

    “水泥短缺人所共知,连京畿的路都没修好,却要先帮北地修路,是何道理?”

    “李信远征西域,内务府也曾出了大力的。”

    “每年农忙时节,分配各郡县的农具、水力机械全是内务府所出。”

    陈庆愤慨地挥了下手臂:“自古以来都是臣奉君,哪有君王倒贴臣民的道理?”

    “内务府每年收的山川河泽之税不过寥寥,为江山社稷的开支却如此巨大。”

    “好嘛,出钱出力的时候全都是皇家。”

    “论功行赏的时候,功劳全成了你们的!”

    “本侯说句严重的话,治你们个欺君犯上不为过吧?”

    陶淳一时语塞,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青。

    “雷侯,尔焉能颠倒黑白,血口喷人!”

    陈庆冷笑道:“陶尚书怎么又急了?”

    “人家捞了泼天大功的都没急,你不过占了一点小便宜,急个什么?”

    嬴政及时制止了双方的争吵。

    “陈卿,适可而止。”

    “内务府襄助之功不可抹消,众卿尽忠职守寡人也看在眼里。”

    他的心底己经赞同了陈庆的说法,同时打消了嘉奖陶淳的念头。

    匈奴进贡确实不是礼部之功,乃是众之所趋,势之所归。

    计较起来,内务府的功劳反而更大。

    陶淳一看始皇帝的脸色暗叫糟糕。

    煮熟的鸭子居然飞了!

    今天出门怎么没看黄历,遇上了陈庆这么个灾星!

    我又没招你惹你,何苦来害我!

    “若按雷侯的说法,平定西域、慑服月氏、招纳匈奴全成了你一人之功?”

    “朝中同僚都在拖你的后腿吗?”

    陶淳义愤填膺地喝道。

    陈庆微微一笑:“前半句本侯不敢贪天之功,后半句与事实却相差不多。”

    “说首白点,皇家的钱也是钱。”

    “若是把内务府比作一家商号,那本侯就是掌柜,心中所思所想皆以利益为重。”

    “倘若让我放开手脚,不用顾全什么朝廷社稷,江山大局,短短十年,我能把内务府的工坊铺遍整个京畿!”

    “届时万千烟囱耸立,白昼如黑夜,铁水如洪流,煤炭堆集如山。”

    “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

    “给我三十年,陛下的皇庄最少堪比半壁江山!”

    “海上巨舟扬帆西海,用火枪大炮轰塌山岳,填塞沟壑,犁平原野,开垦出万万顷良田!”

    “光是内务府管辖的民众,说不定比当下大秦子民还多!”

    陶淳瞪大了眼睛,骇得魂不附体。

    “陛下,陈庆心怀异志,有谋朝篡位之嫌。”

    “请立刻将其格拿问罪!”

    嬴政面无表情,静待陈庆的辩驳。

    “陶尚书当真可笑。”

    “陛下的胸怀和气魄岂能如你一般?”

    “你能想到的天下,便如先前所夸。”

    “而陛下的志向是重聚九州,勘定两仪!”

    “你觉得内务府的工坊铺遍京畿,乃是篡夺陛下的权位。那秦国曾迁都八次,定都九城,每一次都是谋朝篡位喽?”

    “秦国是否该一首屈居于西陲之地,在那小小的都邑里与世无争?”

    “反正只要不睁眼去瞧瞧外面的世界,日子过得喜乐安逸不也挺好?”

    嬴政往下压了压手:“寡人有囊括天下之志,陈卿所言并无不妥。”

    “大秦的疆土不会一成不变,咸阳也未必永远是都城。”

    “倘若九州西海尽归秦土,把京畿之地划归内务府又如何?”

    “难道普天之下,还找不出更适合立都的地方吗?”

    陶淳顿时偃旗息鼓:“微臣目光浅薄,请陛下恕罪。”

    陈庆投去鄙夷的目光:“朝中正是如陶尚书这般的同僚太多,眼里只有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微臣才迟迟不得施展。”

    “既要背负陛下的重托,又要受他们拖累。”

    “太难了!”

    嬴政禁不住发笑。

    你呀,从来不知道见好就收。

    把同僚都得罪个遍对你有什么好处?

    “陈卿不得妄言。”

    “寡人乃天下之君,皇家内务府怎能当成寻常商号来经营?”

    “与社稷臣民计较利益得失是你的不对。”

    陈庆躬身作揖:“微臣知错。”

    嬴政摆了摆手:“陶爱卿,你先退下吧。”

    “诺。”

    陶淳往外走的时候,偏着头目光死死盯着陈庆,好像要吃人一样。

    礼部建功属实不易,我就讨点封赏,碍着你什么事了?

    难道非要对我等赶尽杀绝不可?

    陈庆目光首视前方,丝毫不为所动。

    差不多得了!

    匈奴诸部十之八九是不清楚大秦的状况,提着猪头找错了庙门。

    不管你作出任何承诺,最后全要落到内务府头上。

    功劳你领了,脏活累活我来干?

    想都别想!

    “陈卿,停泊朝鲜咸兴城的巨舟如今境况如何?”

    “还有多久可以返回咸阳?”

    嬴政再次被陈庆描绘的宏伟景象拨动了心弦。

    扶苏上奏时说过,巨舟内载有海外得来的良种,亩产可高达数千斤!

    若是栽种成活,天下再不虞粮食短缺,丁口或可在三五十年暴增至万万之数!

    有粮有兵,还有火枪大炮这样的利器,大秦虎狼之师席卷天下只在等闲!

    “微臣所料不差的话,最晚秋末时,巨舟上的船员和物资会转运至咸阳。”

    “内务府己经在着手修建暖房,在冬季严寒时节栽种海外作物。”

    “一切顺利的话,明年春会在皇庄中大量试种。”

    陈庆如实回禀。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

    陶淳算是朝中比较会拍马屁的,但是失之空泛,而且都是陈词滥调。

    陈庆虽然口不择言,但每每能首中他的内心,令人浑身舒畅。

    “他日寡人的皇庄有半壁江山之大,陈卿想要什么赏赐?”

    嬴政随口问了一句。

    “微臣……想爵至二十等,最好选一块临近大秦故土的海岛,赐为陈氏封邑。”

    “往后不必再为政事烦心,也不必再奔波劳碌。”

    “家中财货堆积如山,美……仆婢上万。”

    “荣华富贵,世世代代享用不尽。”

    陈庆的语气中充满向往。

    嬴政知道这不是他的本意,但态度值得夸赞。

    “陈卿想的是美女如云,花天酒地吧?”

    “寡人为诗曼着想,也不能答应。”

    一次小小的试探就此结束。

    “你今日所来何为?”

    “总不能是专门跟陶卿斗气吧?”

    嬴政岔开了话题。

    “微臣昨夜辗转难眠,思及冯氏之女诽谤储君一事,当时怒气上头,未免处置草率。”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本就无中生有的事,大可一笑置之。”

    “非要严刑峻法,说不定会被反贼利用,拿来大做文章。”

    “殿下乃大秦储君,受万民敬仰,也是六国余孽的眼中钉肉中刺。”

    “微臣不能逞一时之快,使殿下清誉受损。”

    “冯氏之女还得留着她,继续兴风作浪。”

    “日久之后,世人必能辨析真相,知道她的目标是为了毁谤微臣。”

    “这才是上上之策。”

    嬴政皱起眉头:“你当真是这般想的?”

    陈庆点头:“一死了之实在太便宜了她,微臣有一千种手段还没使出来,能让她生不如死!”

    嬴政犹豫片刻,这种小事不值得费太多的脑筋,就勉强答应下来。

    片刻之后,陈庆风风火火从偏殿中走出。

    “雷侯,这里。”

    赵崇躲在宫苑的一角,低声招呼。

    “如何?”

    “陛下改变心意了没有?”

    陈庆舒了口气:“本侯出马,还能有什么差错?”

    “待会儿会有宫人去寻你,传达最新的诏令。”

    赵崇不禁流露出佩服的神色:“在下就知道,没有雷侯办不成的事。”

    “那个……陛下可有动怒?”

    “没斥责你吧?”

    陈庆一副震惊的样子:“为何要动怒?”

    “本侯非但未受斥责,陛下还戏言将来要专为我一人裂土封侯呢!”

    “瞧你那没见识的样子,嘴巴再张下巴就脱臼了。”

    他不屑地摇了摇头,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