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浮萍朵朵123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蒹葭苍苍最新章节!

    蒹葭苍苍21.1

    兴庆府,夏宫。

    拓跋元昊的眼线来报,宁明将婉儿带回了寝宫。拓跋元昊笑道:“人之常情。”

    宁明一直盯着婉儿,婉儿有些不知所措。宁明拿出鹰笛递给婉儿,告诉她明天他会亲自相送,待她进入宋境之后就吹响鹰笛,他的金雕就会替他陪着她继续走,直到不能再走下去。婉儿收下了鹰笛没有说话。这两年来他们之间说过的话不过数十句,可宁明却越来越依恋她,他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是知己?是友情?还是爱情?也许只是两年多来的默默陪伴已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习惯已变成了自然,无法改变。

    宁明问道:“他对你很好?”婉儿点点头,宁明又问道:“那我呢?”婉儿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宁明又问:“你会记得我吗?”婉儿依然点头不语。宁明自嘲道:“你不会记得我的。”然后又死死盯住婉儿,看了一会道:“你回去吧。”婉儿逃也似的跑回了小院。

    宁明站在院中,守着那袅袅青烟,练起了他的养生功,他幽幽的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随即,两行清泪滑落脸颊。

    京城。

    仲夏夜的蝉总是吵的人无法入睡,忙碌了一天的展昭躺在床上也是久久未眠。自从来了开封府,几乎没遇到什么大事,每天总是些琐碎的小事。展昭想着八王爷的寿宴不禁有些担心,到时候王公贵族齐聚京城,恐怕又要忙一阵子了。自从回京任职以来他就去过一次南清宫,他不敢去,一是一去就会引起关于婉儿的话题,大家都会难过扫兴,二是他这个准侄孙女婿去的太勤难免会有巴结嫌疑,展昭最不喜欢阿谀奉承,他也不愿意连带八王爷也落人口实。他起身从柜子里拿出赐婚的诏书,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看着,他自言自语道:“婉儿,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还在不在世上,我们已经牢牢的绑在了一起,抗旨可是死罪。”说完他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夏宋边境。

    婉儿坐在马车里,纱巾覆面。婉儿苦笑道:“如今又要再次藏匿身份了,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一直是个迷。”

    马车进入宋境,婉儿想起了宁明的鹰笛,她拿出来看了看,复又放了回去。

    宁明在城门外守候了一天也没见他的金雕凌空飞起,宁明叹道:“看来你还是不相信我。”

    京城。皇宫。

    赵祯吩咐宗正寺卿赵祥:通知所有宗族成员,每家至少派一个男丁必须在中秋过后的十天之内到京,准备出席寿宴。赵祥颇有为难道:“有几个年纪较长的宗室成员因为身体不便婉拒了邀请。”赵祯问道:“其中是不是有襄阳王?”赵祥道:“他是第一个提出来的,其他人也就随了他。”赵祯不悦道:“他来不了他儿子可以来,继续请,请到他来为止。”

    赵祥刚走,一摞厚厚的密函就送到了。赵祯找来王延龄和大理寺卿当面打开密函。

    查阅之后,赵祯改变了主意。

    密函所说内容跟颜查散传递过来的比较相似,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密函中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人名。

    赵祯道:“朕觉得这密函里所说的一桩桩事件,组在一起就是一份名单,一份成事之后论功行赏的名单。”王延龄道:“可是颜查散查到的只是具体的事件,似乎不涉及到具体的人。”赵祯自言自语道:“怎样才能查出这密函的真伪呢?”王延龄思索了半天道:“老臣有一妙计,不如就来个打草惊蛇,待中秋一过宗室子弟齐聚京城之后,襄阳王赵爵自会老老实实交出名单。”赵祯道:“那赵婉昕?”王延龄道:“目前还不是她该出现的时候,臣以为把她秘密安排在大理寺待命最为合适。”赵祯道:“就依你的。”

    第二天城西一座在建中的硕大府邸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赶工。

    兴庆府,夏宫。

    自婉儿走后,宁明每日足不出户,守着丹炉练着养生功。近几天居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终于在婉儿回到京城的前一天,这位一心求和的大夏未来接班人因练功气忤而亡。他的金雕依然没有听到婉儿传来的鹰笛声,却一直在空中盘旋,哀鸣。

    拓跋元昊随即昭告天下封三子宁令格为大夏太子。

    在这位知礼好学,深明大义,仁厚和善,与世无争,不喜荣华富贵,只求小国寡民的谦谦君子拓跋宁明死后的第二年,即庆历四年,宋与夏达成协议。和约规定:夏向宋称臣,拓跋元昊接受宋的封号;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的人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宋夏战争中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以及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地全部归属宋朝,双方可在本国领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赐给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另外,每年还要在各种节日赐给夏银二点二万两,绢二点三万匹,茶一万斤。赵祯同意了拓跋元昊所提出的要求,于是宋夏正式达成和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和议换来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婉儿的马车在午夜十分像幽灵一般悄无声息的驶进了大理寺,她将被软禁在这里。在进入那个曾经有展昭陪伴的小屋之前,她依稀听到了金雕的哀鸣,她自言自语道:“我回来了,宁明,你还好吗?”她闭上眼睛,流着泪,用近乎发抖的声音低声道:“我回来了,展大哥,你还好吗?”

    蒹葭苍苍21.2

    京城,皇宫。

    王延龄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派出的密探安全返回,确认了名单的存在,只是还未查出名单具体在什么地方,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襄阳城。

    赵祯笑道:“看来时机已到,待他们全部到齐,朕就来一个打草惊蛇,叫他们自乱阵脚。”王延龄明白赵祯的意图,笑着点了点头。

    京城以西以南,襄阳,府邸。

    赵禧道:“父王,还是叫儿臣去吧。”赵爵道:“我们谁都不去。”赵禧道:“宗正寺卿赵祥已经连下了四道请柬,实在不能再推托了,再推辞反而显得心虚。”赵爵沉思了半晌道:“也罢。你是父王的独苗,父王年过不惑才有的你,父王实在是……。”赵禧看着年迈的父亲早已是满头白发,心里十分不忍。赵祯道:“父王,那儿臣晚些再去,待到期限的最后一日到达就行。”赵爵无奈的点了点头。

    临近中秋,婉儿依然被软禁在大理寺,也许是这些年遭遇了太多的坎坷,也许是跟着宁明看了太久道家的书,她也成了恬淡无为的性子,在她看来“顺应天道”才是生存之道。她索性就这么一天天的数着岁月。

    开封府。

    包拯刚从皇宫回来,赵祯告诉了他所有的事情,此刻他正在书房沉思:皇上对婉儿的疑虑合情合理,而他包拯和婉儿也不曾有过太多交集,可是他了解展昭,展昭对婉儿的深情不会假,他更相信展昭的眼光不会错。思前想后包拯终于下了决定。

    包拯叫来展昭,沏了一壶茶,吩咐展昭坐下跟他闲话家常。

    展昭并不意外,这几年,包拯经常跟他闲聊,实际上是在帮他解开心结。

    包拯道:“麟游县主已失踪两年过半,展护卫可有何打算?”展昭摇摇头苦笑道:“我会一直等下去。”包拯又道:“可是展护卫年纪不小了,这么等下去实在不是个办法。”展昭坚定的道:“我不会再娶。”包拯又道:“在本府眼中,展护卫可不是个不理智的人。”展昭倔强的说:“我没有感情用事,我很冷静。”包拯问道:“展护卫觉得为了她值得吗?”展昭心里微微有些不悦,却又压制住道:“我理解她,她是个与世无争的人,善良,沉静,可总是命运不济,我愿意替她挡风遮雨,不管她在哪里,不管她还在不在这个世上,她值得我为她等下去。”包拯心里已了然。

    第二日,包拯上朝,叫展昭护送。

    御书房。

    早朝过后,展昭随包拯面见皇上。

    赵祯告诉了展昭婉儿的事情,并告诉他她现在就在大理寺。展昭眼圈微红,却也十分冷静。

    赵祯道:“你们现在不能见面,更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她回来的消息。待到所有宗室子弟齐聚京城之后,朕自会昭告天下:麟游县主赵婉昕在边境生活数年,为大宋做出卓越贡献,特封为秦国公主……到时候,那些意图不轨的宗室成员自会做贼心虚,却都有家人在皇宫为质,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待十天的寿宴结束之后,朕会放他们回去。经过数十天的担忧,他们必然会暗自庆幸又对朕感恩戴德,只会赶紧撇清跟襄阳王的关系,以后就更不会轻举妄动了。而到那时赵禧已被扣下,赵爵为了救儿子,必然会交出名单,坐实了他勾结辽意图不轨的事情。”

    包拯道:“这果然不失为一条妙计,若能顺利,将会不费一兵一卒就平了襄阳王赵爵。但是皇上怎有把握赵爵会派他儿子来京?”赵祯笑道:“朕已派赵祥连下五道请柬,他不得不来。”展昭急切的道:“臣愿亲自去襄阳捉拿赵爵找回名单。”赵祯道:“在八王爷的寿宴开始之前,展护卫不得离京,以免泄露朕的计划。”赵祯又道:“朕希望找一个得力的人先行赶赴襄阳,带着朕的密旨与颜查散随时监视襄阳王,待寿宴顺利开始展护卫亲自带队去襄阳捉拿赵爵。”

    赵祯看向包拯道:“听闻当年大闹东京城的“锦毛鼠”白玉堂此刻也在开封府协助包大人?”包拯道:“正是如此。”赵祯又道:“朕打算派他先行去襄阳,他乃江湖人士又有一身好武艺,他去最不会引人注意,待襄阳王之事解决之后,朕会好好封赏他。”

    展昭一听有些发懵,平静了一会道:“白玉堂……”才说了三个字就被赵祯打断。赵祯道:“朕的目的只是叫他先行去跟颜查散交接,不会有事,展护卫不必忧心。待展护卫的人马到了,再一举擒获襄阳王。”展昭听闻只好作罢。

    赵祯道:“朕希望展护卫能明白,若拿到名单之后,发现赵婉昕确实是夏派来的细作或是她跟襄阳王勾结意图……”展昭坚定的道:“臣不相信她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不过若真是如此,臣愿亲自除掉她,并承担连带责任。”赵祯点了点头。

    展昭又道:“臣请皇上册封公主之时再下一道赐婚的旨意。”赵祯看了看展昭道:“你要知道她在夏宫待了两年多……”展昭道:“皇上可曾记得数月前给臣私下过一道赐婚的旨意么?不管这两年她遭遇了什么,我这个作丈夫的会跟她一起承担。臣请求皇上能为我二人赐婚并昭告天下,以堵住悠悠之口。”

    赵祯看着展昭感慨道:“能有展护卫这样一个侄女婿朕颇感欣慰,只希望她不要辜负了你。”

    蒹葭苍苍21.3

    包拯和展昭走后,赵祯看着桌上的两份切结长舒一口气。这两份都是展昭所签。一份是保证白玉堂可以顺利完成交接密旨和金印任务,若有任何差池展昭将承担连带责任被判为死罪。另一份是保证在发现赵婉昕勾结他人意图不轨之事属实之后必将亲手除掉她,并承担连带责任,依然是被判为死罪。

    赵祯拿起这两份切结,放入密匣中。密匣中还有一份切结,是昨日包拯签的,他保证展昭不会徇私枉法,否则将被连带判为死罪。

    出了皇宫,展昭心情轻松了许多,不管经历过什么,她终于平安的回来了。包拯看出了他的喜悦,不禁的也露出了笑脸。

    回到开封府,包拯问道:“想跟她说什么?”展昭道:“皇上不让我们见面。”包拯微微一笑道:“不知皇上今日为何非让本府去一趟大理寺……”

    展昭奔进了包拯的书房。

    大理寺。

    婉儿正百无聊赖的摆弄着她的桃木簪子,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衙役叫婉儿去偏厅一趟。

    婉儿进了偏厅,空无一人。她刚坐下,有人给她端来一盏茶,她没敢多想,轻轻的嘬了一小口,苦的她赶紧吐掉,舌头发麻。她看了看茶汤,浓的像酱。她皱了皱眉,坐等看到底有何事会发生。

    门外进来一个人,婉儿一看,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她寻着那个身影一直看,却没看见她最期待的那身红衣。

    包拯道:“县主别来无恙?”婉儿笑了笑道:“我很好。”包拯笑道:“你们还要等几日才能见面。”婉儿无奈的笑了笑道:“只要他还好我就放心了。”包拯笑着点了点头。包拯拿出一封信塞给婉儿道:“本府要和大理寺卿去厅中议事,半个时辰后再来。”说完转身离开。

    婉儿颤抖着双手打开信封,刚拿出信信就掉在了地上,婉儿赶紧蹲下捡起信纸,额头渗出了细汗。她很紧张,不敢看,她害怕看到血淋淋的现实。当初她离开师兄也是两年多,待回去的时候师兄都已娶了妻生了子,她这次离开了也是两年多,她不敢想这两年多可以改变多少人发生多少事。

    她闭着眼睛,摊开信纸,眼睛微微眯成一条缝,似看非看的瞅着信纸,突然她瞪大了眼睛,整整一大张信纸只写了寥寥十几个字,剩下的是一大片空白。

    她看着纸上他遒劲有力的字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婉儿带着甜蜜的笑意,长舒了一口气。她明白了他为什么空出那么多纸来,纵然他想看到她的千言万语,可她手边也没有笔墨,怎么写呢?她突然想起了刚才的那盏浓茶,她赶紧端过茶,抽出桃木簪子,蘸着茶水提笔写着回信: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她心想:你写多少我也写多少。随即又露出了甜甜的笑。

    开封府。

    展昭刚给李云峰去了一封信,叫他极速赶往京城。

    包拯从大理寺回来,把展昭的信还给了他。展昭接了信急切的打开来看,纸上淡淡的颜色洇了一大片,隐隐约约能看出几个字:“穷”,“相思”。展昭摇摇头会心的笑了,心里道:虽然看不清楚,但你的心意我懂。

    被杵在一旁的包拯尴尬的走了。回到书房,公孙策笑道:“大人,展护卫终于放心了。”包拯意味深长的道:“但愿他们的磨难能从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