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岩为何如此神秘

东方一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东方一水文集最新章节!

    我去过3次朝阳岩,没有一次睹全了她的芳容。我不知道为什么见她是如此艰难!

    学生时代,我别家百多里到她附近的学府深造。文选与写作老师在远行文学社讲课,讲到“永州八景”时,印堂发亮,两眼放光。他给每人发了一份油印材料——永州八景简介。“永州八景”有一景是“朝阳旭日”说永州城外,潇湘西岸,离城2华里有朝阳岩,又名西岩。这里岩石峭拔雄浑,岩洞幽邃深旷,怪异多姿,每当旭日东升,红霞映照亭阁,雾霭笼罩苍林,飞舟南下,急流飞湍,景色变幻,绚丽旖旎,所以有“朝阳旭日”之称。

    课后,我们利用周末时间,约几个兴趣相投之人,欣然前往。从南津渡蔬菜大队涉潇水而过,不顾水流湍急和河面宽广之危险,在朝阳岩上游不远处上岸。从寓贤寺旁边的小路进去,经上盖琉璃瓦、依山面水的木结构岩顶小亭——“篆石亭”再沿崖而下,走几十级岩磴,来到流香洞口。流香洞口有铁栏杆锁着,不让行人进入。旁边有个侧洞,洞口不大,周围有一些石刻,里面没有什么景色可看。自觉不过如此而已。因此,对古人见此景物而能写出千古文章,实在佩服至极。

    后来参加工作,读了一些关于朝阳岩的文字,对朝阳岩有一些了解,知道了从古至今有不少文人墨客,写诗赞她,写文颂她,刻碑记她。唐朝诗人元结曾系舟岩下,爱其山水佳胜,以其岩口东向取名“朝阳”并为之作朝阳岩铭及朝阳岩诗,赞她说:“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夹湘岸,岩洞幽奇当郡城。荒芜自古人不见,零陵独有先贤传。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留相劝。”柳宗元曾游岩赏景,赋诗抒怀,于此写下了江雪和渔翁。现在洞口的石壁上还有渔翁摹刻:“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所以产生了再游朝阳岩的念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与妻去看正在零陵师专求学的小舅子。又一次登上了游览朝阳岩的征途,希望能够睹全她的尊容。在朝阳公园转了好几个圈。公园已不是当年的公园了,公园已对外接客。我们购票入园。里面小路弯弯,小樟丛丛,绿荫遮天,游人如织。小孩子们或在人工湖上荡舟,或在玩具火车上飞奔,或在海盗船里冒险,或在射击场上一显身手。我无心看“今”只想寻“古”因此向着岩洞的方向,沿曲曲弯弯的小路转悠。随便拍几张照片,便来到了朝阳岩的后山上。可是被告知,不能进去,只得失望而归。

    今年“五一”假期,表侄女邀请我们到湖南科技学院走走。我和表哥约定早点出发,先到朝阳公园看看,然后再到表侄女家赴约。

    我想,这次总可以看到朝阳岩的全貌了吧。

    来到朝阳岩公园门口,表侄女一家三口早已在那里等候。公园大门洞开,不收门票。绿茵依旧。游人零零星星、悠然而闲适地在密林下已经残破的小经上行走。小孩子依然玩着那些游戏。我们来到寓贤寺,寺内住着的一家人正在早餐,只得退出来。

    进入朝阳岩的门依然关着。门口一块牌子:岩洞正在加固,请勿入内。

    我把着黑色的铁栏杆,想伸头进去看看25年前的朝阳岩,没有看见。她仍然还是神秘的少女似的躲在深闺不愿见生人。可是我松开手一看,两手黑黑,沾满了油漆,既无水洗亦无纸擦,只得捋一丛绿树叶揉碎使劲擦,仍然无济于事。

    表侄孙把我们带到朝阳岩的出口。上面是听泉亭,一对恋人在听洞内泉水的声音,欣赏潇水河里的初夏阳光,竹影移动,倒还诗意悠悠。

    出口也是铁将军把门。听到里面有人语声传出,我们觉得进去可能有点希望了。果然一群人打开铁门从里面出来。一位管理人员穿着没有肩徽的黄军装,拿着一个手电筒,看我们有10多个人,知道我们有进入一游的想法。说,看在你们远道而来的份上,你们每人交10块钱吧,我陪你们进去转一圈,不过只能到流香洞,篆石亭、上洞和寓贤寺进不了,而且只能原路返回。难得一来,而且还能看洞,25年前所看的地方合起来,不就是一个完整的朝阳岩了吗?于是表侄女交钱,我们随黄军装鱼贯而入。

    我们走的是后门,自然不像前门那么光鲜。但路还是比较好走。走的是下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一条小溪从右边小岩洞里过来,拐过90度的弯沿洞往岩门口流去。岩腹中有两口小水塘,一块石桥相接,游人从石桥上行走,塘水清澈,石泉淙淙,石桥、流水、行人,一幅岩洞里的微型水彩画。黄军装拿着手电筒在洞里晃悠,介绍童子拜佛、仙人指路、何仙姑飞天、二龙戏水等景点。我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是等到光线越来越好,到了前洞进口才感觉到了一些古意。前人仿曲水流觞遗意,就岩右涧底凿了一些九宫格似的“回曲”用以泛觞。泉水沿“回曲”流入潇水,淙淙作响,冬夏不息。黄军装说,元结他们在此饮酒赋诗,置酒于水上,流至何人前,何人取下酒杯,将那杯酒喝下。岩路平坦,被人踏得油光发亮,比同里、周庄的石板路还要古旧。洞口外是清清的潇水,一派大河奔流的气派。太阳在水上闪着粼粼的金光。柳宗元站在这里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0个字,20颗永不蒙尘也永不会失色的珍珠。李元洛说它是“诗中极品”不仅在艺术上是极品,而且在人格的自我写照上也是极品。

    回过头来看进洞口,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古诗文。可以说,有石皆镌秀,无碑不记贤。

    我们原路返回,从后山“青莲峡”出来,到寓贤寺边,在长了200来年的大朴树下休息。表哥说,朴树是江南的一种名树,喜欢与人为伴。果实榨油作润滑油,根皮入药治腰痛,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性强。它“高可仰,广可阴,坚可倚,巍峨蓊郁,独守而长存,有君子之道”明代湘籍状元黎淳一生追求朴质直率的品格,为官清廉,不为己私,以“朴”名其身,字太朴,号朴庵。在世人多贵华而贱质的时代,追求质朴,刚直独守,难能可贵。

    于是我抬头看了看这两株并生的朴树,觉得自己好像很矮。古人用朝阳、寓贤、青莲、朴树这些天下最美好的字眼,来装饰这美好的事物;用天下最美好的诗句,来颂写着最美好的地方。我辈却没有体会其美其洁,还把手弄脏了,走后门,交黑钱,看全景,真是惭愧!

    人间正道是沧桑。朝阳岩,你为何如此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