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活镜像心灵旧乡

北漠尘清——巴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北漠尘清——巴图文集最新章节!

    西部的崇山峻岭,是一个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景象世界。不同的时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呈现出多变莫测的轮廓与景致。西部乡村的每一个村庄,四合院原本错落有致,互相之间以巷道连通为一个星罗棋布的田园结构布局,每到盛夏时节,房前屋后的旱柳树随风摇曳,树下绿荫如盖,老者安坐话家常,少年嬉戏不思忧,即便是骄阳如火的三伏天,这里依旧是绿叶婆娑,凉风习习。牧羊犬斜卧墙根下,似睡非睡,时不时引颈观望一下水塘边的草丛中觅食的那群小羊,这是它的职责所在。因了牧羊犬的忠于职守,牧童早已云游他方,不知去向了。这些曾经的岁月镜像,似乎永远地驻留在我的记忆里,时光如梭三十载,当我再次踏进那曾经的梦乡时,物是人非,田园、农舍、乡间小路,景色依旧,显得宁静、恬淡而闲适,村口的老榆树,满目沧桑,仍旧突兀而孤傲地守望着,这刻百余年的老榆树,已经成为这个西部山村缄默无言的象征,这是唯一的一棵见证了1958年“大炼钢铁”的人间劫难并得以幸存下来的老榆树,在粗壮高大的树干上,依稀可见当年被“积极分子”刻上去的“人民公社好”几个字迹斑驳的文字,随着树干长粗长高,笔画已经扭曲变形,若非过来人,断然不会识得这几个字符,正是这曾经斧凿刀刻的符号,记忆和诉说着老榆树曾经的辛酸和无奈。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些铭刻在中国人集体记忆中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阶级斗争”情节,异变为一种黑色幽默,深深地潜隐在几代中国人的意识深处,时不时地发出幽暗的荧光,让每一个经历者心存惊悸。

    门前果园的老树可以数得清,飘零树下的枯叶不计其数,年复一年化为腐殖质,一层层厚积在树冠下的泥土上。落叶归根,是树叶对于枝干的回报,植物以无言的死亡形式来滋润着贫瘠的土地,化腐朽为神奇,绿色的生命于是得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正因如此,西部所有的日子,如同飘零的枯叶,在历尽岁月风雨的侵蚀后,无不变得斑驳与凋敝

    “阴阳甩出去的一个碗,却再也找不回来了。时隔很多年以后,却发现在邻居家的猪圈里倒扣着。猪们好像不敢动,人也没有一个敢动一动它的意思。就这样:所有的事情都就还没有了结。”——大郎如是说。这是一个近乎无知的悖论,更恰当地说,这是一个未曾“见过世面”的西部过客的道听途说。以大郎的经历,他不可能有如此的见识“阴阳甩出去的碗倒扣在猪圈里。”的破绽在于这是一个钟馗捉鬼式的故弄玄虚者在夜幕下搜肠刮肚编造出来的谎言。以花言巧语的奇异,蒙蔽那些与其一样心存邪念而惴惴不安的人。事实是:大郎不是一个地道的黄土地上的西部人,一个过客,一个于年幼无知的岁月里,跟随落魄在西部的父母而到处迁徙的浪荡少年,因其父亲在动乱的岁月里所受到的不公待遇而对黄土地上的人们耿耿于怀,他的仇视西部人,因其性格的怯懦和心智的缺损,始终不敢直面那段给普通中国民众带来苦难和灾难的历史根源所在,反而将其父亲的不幸与其惊魂丧魄的少年经历完全归罪于生活在西部黄土地上的人们。虽然黄土地养育了他,但他不是黄土地的儿子,他不会而且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西部人。在西部乡村,人们将这类西部的“寄生者”称之为“白眼狼”经我用数年时间的考究,终于解开了这位元末遗孤铁木尔军中的贱奴后裔与西部生活,西部人格格不入的隐秘所在,在其狭隘、贪婪的视域中,西部是层恋叠嶂的群山和云遮雾罩的帷幕,西部,对于他只能是无声无息的遮蔽。

    流行在西部农村的阴阳风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其形式和内容融合了中国传统道术和本教、拜火教、萨满教等西部文化习俗。现代所谓的“阴阳”笼统地包含了风水门和风火门两类民间宗教习俗的内容。其一,即风水阴阳,缘于古代的地理堪舆学派,俗称“风水先生”其术业范围包括了阳宅和阴宅的堪舆,参与和主持民间阳宅堪舆和丧葬仪式。其二,风火阴阳,缘于古老的本教、拜火教、萨满教等宗教习俗的遗存,俗称“卦师”、“巫师”、“巫婆”或“送匠”其营生包括主持和参与念庙、祈神、祈雨、祷病、跳大神等捉神弄鬼的迷信仪式。前者以中国传统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文化思想为根基,行走民间,堪舆阳宅、阴宅,自有其传统文化的科学智慧蕴涵其中。所谓“地理是真,鬼神是假”的民间谚语,充分说明中国传统地理堪舆学是基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哲学和理性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理论体系,即便是在西方许多著名高等学府,如哈佛大学,也将中国地理堪舆学作为东方文化思想精髓和重要的教学内容设立专门的学科予以研究学习。而在中国大陆,则将其笼统地冠以“封建迷信思想”的标签而弃置学术殿堂门外。西部文化精神的精髓何在?西部人文智慧的本真何在?一言以蔽之,无外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谐共处精神智慧,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源在性与终极性指归所在。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所谓“人定胜天”的谬论,不过是西方现代工业革命思潮映照下的“现代谎言”罢了,竟能蒙蔽一个时代的朗朗人心。

    翻新花样,骗人骗财,是行走在民间的阴阳术士们常用的伎俩。而在骗与被骗之间,千百年来所承载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自然主义思想法则,虽然被那些以设局蒙人,获取钱财为目的的术士们当作高深莫测的通灵之术随意摆布。但其越是神秘,越是敬畏,越是莫测,越是可信。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谚语,岂非一语道破天机?藏族人的灵童转世术、蒙古族的萨满巫术,汉族人的阴阳术以及其他民族各种各样的民间宗教习俗,无不如此。此乃中国文化中生生不息的多神崇拜与本土宗教风俗,其追求的理想则是天、地、人和睦相处的东方自然主义哲学精神。术士们的伎俩也是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而花样翻新,以此可以佐证中国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张力就在于其随时随地的变通性。

    人类文化精神的本真在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内涵,两者共生、共存、共荣,恰如三枝树干撑起的一顶毡帐,人类于是安居期间,繁衍生息。

    阴阳之术是演戏,直白地说,是对事中人的心灵安慰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在西部农牧交汇地区,流行着一种献羊祭奠亡灵的古老习俗。在家中长者去世后的丧葬过程中,都要举行献羊祭奠仪式,俗称“领羊”

    仪式过程是,在老人去世后沐浴清火停尸妥当后,指派族中的一个或几个成员,分头去邻村亲友家中“报丧”告知亡人故去的时间及原因,并请一位有较广人脉关系的亲戚请一位“阴阳先生”来负责施行丧葬仪式。阴阳先生的主要职责是踏勘寻找安葬亡人的墓地,并用风水罗盘为墓穴定位、标线并施行“破土”仪式。随后由村人,所謂“房厢”三五人来发掘墓穴。阴阳在孝子的陪同下返回丧事现场,用餐并稍事休息后,撰写“告牌”、“龙单”、祭文等丧葬用品,用红绸子制作一个“引魂幡”上书亡者姓名,亡故时间和下葬时辰等内容。

    当天晚上在众人吃过晚饭后,厨师为亡人准备好献祭贡品后,领羊仪式开始,派人将子孙、女子女婿、侄子们送来的数只羊抓到灵堂门前,亡者所有的儿孙后辈面向灵堂呈半弧状齐跪在院子里,同村的“房厢”站在周围,负责丧葬事宜的“总理”宣布领羊仪式开始,指定一两个亲戚口含清水喷洗羊的口鼻后“总理”即向亡灵禀告每只羊有儿子或孙子敬献,请求亡者领受羊只,所谓“领羊如见信”是总理禀告亡人时最多念叨的一句话。如若亡者生前对所献儿女或孙辈们满意,没有怨愤,羊只会打颤受领,子孙们则受到众乡亲的赞许。如果子孙们在亡者生前时不孝敬,做人做事不厚道,使亡者在世时心怀怨愤,羊只就不会打颤受领,即便是在其身上洒满了水,用酒喷洗养的口鼻,也不会打颤受领,羊不受领,仪式就不能结束,孝眷就要一直跪着祷告和祈求,请求亡者宽恕和原谅,一般情况下,经过众人的祷告和祈求,没有受领的羊只会打颤受领,这是亡者对儿女不敬不孝的一种惩罚。有时后,会因为后辈们的过错给亡者生前留下较重的伤害或怨愤,即便是因一人一事,始终不会受领其所献羊只,而其他人所献的羊只则会打颤受领,在众目睽睽之下,孝眷们跪在地上等候,如果其中一只献祭的羊得不到亡者“受领”这只羊的献祭者必然受到众人的鄙视,如果经过长时间的祷告和祈求依旧得不到亡者“受领”时,所有献祭的羊只虽然都被宰杀后供众人分享,但献羊者因颜面扫地而無地自容。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文化中的忠孝思想理念就是这样融汇到中国人生活的細枝末節当中,其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绝少空洞的说教,僵化的理论、教条的概念和冠冕堂皇的说辞,而是通过民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于生活细节中的言传身教来感悟、感化少年,使他们在耳濡目染的生活经历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家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髓如道德精神和伦理规范,正是贯穿在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琐事之中,通过言传身教的启蒙方式,来培养少年忠孝、慈爱、淳厚的道德人格,似春雨润物,浸润着一代代西部人的心灵,使他们得以端庄的品行、善良的心地,宽厚的胸怀走向社会。民间丧葬习俗中的“领羊”仪式,实为最好的家族伦理教育方式之一,亡者在生前生儿育女,终生操劳,死后的丧葬仪式上,也以如此奇特的方式表达对子孙后代崇德向善,仁孝忠恕道德人格的褒奖与惩戒,不能不令所有的在场者心有触动。

    在笔者亲身经历的多次丧葬活动中,很少见到孙辈们敬献的羊只得不到亡者的受领,却屡见儿女们、族侄们敬献的羊只得不到亡者的受领,由此表明他们或不孝、或不敬、或过失、或罪过得不到亡故长者的宽恕和原谅。这绝非“迷信”二字可以混淆视听,而是绝对的真实,几乎每一次的丧葬受领仪式上,都会出现始终不受领或迟迟不予受领的尴尬和窘迫场景,而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种场景是比较少见的,偶尔出现一次,会被十里八乡的人们传得纷纷扬扬,献祭者则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和良心的谴责。

    笔者考究了亲身经历的数次丧葬仪式上被亡灵拒绝“受领”祭羊的内中隐情,无不事出有因,都与亡者生前所遭遇的“纠结”有直接关系。由此观之,当代中国在经历文化、经济社会转折巨变的同时,维系我们传统伦理道德精神的本质内涵在日渐丧失,不孝、不敬、不恭、不忠、不善诸如此类离经叛道的堕落行为在日复一日地埋葬着中华民族薪火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伦理思想精髓,一个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民族出路何在?我们毁掉了数千年来历经水火刀兵而不撕灭、不终缀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系,却建立了一个虚无的、僵化的、西化的、贪婪的外来文化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何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居所何在?中国民众的心灵旧乡何在?这才是一个真正关乎生死存亡命运的国家课题、民族课题和时代课题。

    不在失落中觉醒,必在沦丧中毁灭,人啊人,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