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人格人之安立命的底数

北漠尘清——巴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北漠尘清——巴图文集最新章节!

    我最恨的就是背叛者。多少年了,我绝不背叛朋友,秉持忠于友谊为人生之根本,并以之作为我安身立命的底线。在网上半年时间,我不对别人说三道四,因为,和在现实中一样,我持守着做人的底线,有时候我发火骂人,那是就事论事的做法,我不会把一些毫无干系的事情扯进生活中,我单纯地活着,在别人看来我是个傻瓜,但我自己心里很坦然。

    我曾经有过和20多年的一位朋友绝交的经历。原因就是他把我和他聊天时的谈话作了记录后,交给了有关政工人员,在关键时刻图谋对我进行攻击,但那位领导很有主见,找我谈话,给了我一个解释的机会,使我避免了蒙受冤屈。第二天,当我将那本记录了我“罪状”的笔记本交还给朋友时,当面和他挑明了:绝交!

    20年后的今天,他是一个失败者,而我成功了,虽然微不足道,但我在和他的较量中从心理上、人格上彻底摧垮了他,在无声无息的较量中,他成了我的手下败将。这是场历时二十年的两个人之间的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拳脚相加,平日里见面时彬彬有礼,但在心底间,谁都明白,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一个凛冽的眼神,就可以让他不寒而怵,寝食难安。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对手。如今,作为一个濒临死亡的垂死者,他瘫痪在病床上,面对天花板反思着,也许他到死也不会明白,他为什么会失败,即使明白了,时间和岁月已经不会给他任何机会了。

    以我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深切地感悟就是:人之感情就其现实的范畴而言,实在不出个人生活的三尺天地,父母兄妹,妻子儿女对一个人来说,感情是单一的,表现在亲人之间的互相忠诚和关爱。而友情是开放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交往圈子,其中必然有很多朋友和同事,一个人要在这个圈子中很好地生活下来,首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和开放包容、大气厚道的品格,无论男女,一个善良而富于同情心的人,总是被大家所尊敬,特别是男人,品格的纯正,心底的宽厚、敏于行而呐于言的作风、铁肩担道义的气质,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人格因素。古人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我曾经的这位朋友,虽然事隔二十多年,我仍然不会原谅他曾经的作为。我每周去医院看过他,当我站在病床前,俯视着他的时候,他内心却经受着煎熬,那是他自造的孽果,即使苦不堪言,他必须自己受用,而与我,则是满怀着怜悯,假如他不是一那样的心态生活,最起码,他的健康状况不会像现在这样,从这个人身上,印证了一位哲学家极富理性的判断:人生后天的许多不幸都是缘于贪婪和自私。可以这样解读:悲剧的性格造就了悲剧的人生,实际上,这种人格的原型,就是弗洛伊德和荣格笔下的“病态原型”在我看来,就是“人格缺损症患者”

    我是这样定义这类人的:思维上混乱,心底偏狭,极端自私,缺乏自信,内心贪婪而精神空虚,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极端的功利意识和出人头地的虚荣心以及不求实际的妄念,构成了他与现实之间的悲剧性矛盾,面对矛盾和冲突而又无勇气直面人生之艰难坎坷,最终导致精神意志的畸形发展,终止失败。事实证明,这种人在任何一个社会的里终将被边缘化,成为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

    人生一世,或坎坷、或平顺、或艰难、或安逸,经历各不相同。其中有两种人你轻易不要去和他较量:其一,大凡经历过大苦大难而挺过来的人,这种人之所以历尽苦难而依然故我,其不死不垮的本真在于:他绝对是一个坚如磐石的人,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一种面对苦难却坚不可摧的精神毅力。能和这种人相处,是一种缘分,面对这种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尊敬他,接近他,从他身上学习和感受书本上没有的那种作为人的气质、品格和精神,必将获益匪浅;其二,那些弱者,他们是人世间的不幸者,终生可能处于弱势,他们无依无靠,被欺凌,被损害而无能力反击,这种人是最可怜悯的人,他们可能得不到人世间的温暖,但他们活着,就是上天赋予了他们生存的权利和地位,这种人是天佑的一个群体,不要去恃强凌弱地欺辱他们,不然,作恶者对他们的全部暴行将被高悬在天宇的日月所照查,必将无处可逃,终受苍天的惩罚,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佛家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和观念,不是没有道理,人是以其精神的高贵区别于动物世界的,而宗教意义上的思想和观念,无一例外,都是以对人之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注为指归,精神的世界与物质的世界高度的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因此,人类是一个源于物质而高于物质的群体,相对于物质世界,人类不断地走向自由,物质世界对人类的羁绊越来越淡化,然而,人之精神世界在其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绝非物质意义上的单向运动,其间的反复和回归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变得强大的内在元力。人生在世,以其劳动和创造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和享受,决不完全为了自己,在达到心灵世界满足的同时,人同样是在激发着自身的生命体活力,一个心灵世界灰暗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充满阳光和温暖的个体,相对于群体而言,他就是有害的个体,一种与整体的人的氛围互不兼容的心灵存在,不可能从中获得生命自身的源力,这就是减短他生命存在和心灵世界饱受折磨得致命因素,所谓贫者钝,恶者夭,实际上古人在仰观俯察中造就悟透了人生万物的内在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