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墨轩先生

笨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笨丫文集最新章节!

      恩师这份情,虽历久弥香。岁月尽可以像落叶般凋零,这份情却一直给着我绵绵不绝的温暖和取之不竭的力量。

    ——题记

    按着师姐临走时留下的email地址,我给墨轩先生发了份电子邮件。里面是我这几年的生活状况以及我和我先生及儿子的一些数码照片,等了好久,仍不见墨轩先生的回复。

    难道我看错了,抑或是墨轩先生不曾上过网,仔仔细细对照了那个email地址,接下去我又连发了几份相同内容的邮件,还是石沉大海,墨轩先生始终是杳无音信。

    有天早晨,我在院子里浇花,偶然触及久未开启的信箱,满是灰尘的箱体几个清晰的指印,似是被人动过。开了那锁,几封信件静静地躺在信箱之中,也不知多些日子了。信封上那熟悉的笔迹,令我由衷的欣喜,这笔迹似那主人,虽历经沧桑,依然遒劲流畅卓尔不群,别具一番风骨。

    先生来信言道,我先时发去的邮件均已收到,得知我一切安好,甚喜甚喜;对于我的儿子,先生更是着重提了几笔,言其颇似儿时的我,他日一番雕琢,必成美玉,切记切记;(看到此,我不禁暗笑,顽石还差不多,头痛头痛!)先生言说,这些年在广州还住得惯,只是颇想当年学校小食堂大秋婶包的荠荠菜水饺和窝头就咸菜,梦里都想,倚仗柴门外,遥想起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清野的风,故乡的物物事事,到过了许多名城,还是只想自己的故土。

    先生还提起,他经常上网,但只关注时事和新闻方面的讯息,电子邮件只收不发,用不惯那冰冷的机器。在这方面,他和钱锺书一个立场:电话,手机,电脑诸如此类电子工具,均是偷懒人的拜访。键盘敲出来的字眼儿终是不如用笔和纸书写出的质朴,书法是敲不出来的!所以,他一直还是坚持亲笔书写信件,等等。

    随信还附了先生一张四吋小照,多时不见,满头华发的先生更似央视的陈铎,相貌依然清癯俊朗,儒雅中带着几分书卷气,照片浓缩了人却浓缩不了那份气质。只是,我的恩师墨轩先生是不苟言笑的。

    墨轩先生是我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喻指他略微菲薄。他是学富五车满腹经伦的学究,尤其精通古史,历朝历代,正史野史,耳熟能详的,鲜为人知的,只要是史书上有记载的,先生都能答辩如流,从远古的刀耕火种,战国的烽火狼烟,既能对歌秦关汉月,也能飞镞古道长安。

    那时,面对着形神具佳,尤其令我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墨轩老师,有时会想,如果司马迁不是受了宫刑的刺激,定然写不出史记,墨轩先生没准能担此大任。

    那时的老师浮夸的少,都还是比较务实的,墨轩先生是个做事极端认真的人。

    在我们班里四十多个墨轩先生的弟子中,我的姿质应是较愚顽的。高一时,连东汉西汉,东晋西晋年代的先后还不曾排好名次。

    那时,总听墨轩先生讲皇帝老儿与其东宫西宫的香艳典故,知道东宫皇后是先来的,是大老婆,西宫是皇帝老儿之后娶的小媳妇。因此认定东就是大,是先前的,西得靠边站,所以东汉东晋肯定在西汉西晋之前。

    我们课下的读物除了金庸的武打派就是琼瑶的言情派,导致了我还有一干墨轩弟子的误解,想当年,若不是张无忌姿态高把明教教主之位转手让给朱元璋,焉有后来的明太祖,朱和尚八成最后还得去放猪;另就是清初开国大功臣鳌拜的死,若非那扬州丽春院跑出来的小无赖韦小宝,康熙这个皇帝不也还是个摆设;并由此推理出另一件事,朱和尚和玄烨都不好色,张无忌和韦小宝身边众多的俏娘子,没听金先生念叨朱和尚和玄烨和谁来那么点罗曼司,好皇帝是要干大事的,不重女色。

    每每听到我们之谬论,墨轩先生都是摇首不已,错矣错矣!

    除了墨轩先生,学生时代的我在别的老师面前是个羞涩的女生,从小看见老师就有腿软的毛病,私底下和同学们灵牙俐齿的乱侃,看见了老师就结结巴巴,而且,还有惧考综合证之系列顽疾,平日小考中考大考,怎么考怎么经得住考验,一动真格的就掉链子,老是在临进考场前三个时辰上吐下冒头晕眼花腿发麻,曾因此当过白卷“英雄”损失惨重!我爹我妈诸位恩师,软硬兼施恩威并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差没把我剥开重新组合一下了,还是照旧!

    我把这份苦不堪言的经历在一篇自命题作文中大大宣泄了一番,墨轩先生像是哥伦布看到了另一块新大陆,喜不自胜之情有目共睹,大觉此女可教也,此篇牢骚之作被墨轩先生当做范文在班里张贴了一个礼拜有余。

    自此,我的每篇作文必被墨轩先生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大是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在女生当中,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说来也怪,此后,我那怯场的顽疾再不曾犯过。

    看着课堂上激扬文字,风度翩翩的墨轩先生,我由衷的崇拜以至后来产生了一种朦朦胧胧的爱慕之情,每逢墨轩先生的课,我准是全班坐得最直最挺的那个,夏日里最困的时候也不曾打过一次磕睡,大眼都不敢眨巴一下,生怕那好听的声音从耳旁飘忽而去。

    墨轩先生的字相当漂亮,金蛇驰骋龙飞凤舞般潇潇洒洒,很得李谪仙霓为衣兮风为马的神韵。我是最有幸经常瞻仰先生墨宝的女生,我的一篇三百字的小作,先生跟在其后的评语就扬扬洒洒超过三百字要多,我如获至宝般,非得拿回家好好揣摩揣摩,我太愚顽,他那美仑美奂的字我没一个能在三分钟之内认出来的,通常是连懵带猜,这三百多字,一个钟头能被我认完就算奇迹。

    高三那年,一直和师母分居两地的墨轩先生还是到她身边教书去了,这也是他多年的心愿,临走时,先生送给我他那支一直随身携带的派克笔,这支笔曾是我觊觎已久的,只是这时,对这笔的主人,我的恩师,却是由衷的不舍和依依之情。

    此后,虽隔着山山水水,墨轩先生始终没忘写信督促他曾经的得意弟子,那一枚枚凝聚着深情的邮票,一张张散发着温馨的信笺,一张张表达真挚问候的贺卡,不辞山水从他乡飘然而至,恩师这份情,虽历久弥香,岁月尽可以像落叶般凋零,这份情却一直给着我绵绵不绝的温暖和取之不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