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飞花

白衣胜雪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白衣胜雪月文集最新章节!

      秋塘绿裳冷,梦泽晓寒生。

    落花逐流水,明月挽清风。

    空照花魂归,独留无魄人。

    孤萤寂寞挑,一点伤心灯。

    ——月下观残荷

    夏令无字,也无飞花。

    每朵花都怀抱属于自己的季节,那么是谁在夏的肩头梦宿,如一只灵飞的蝶,透明的翅子欲张欲阖?

    夏之花该是荷吗?那千叶成花的一朵,正在静谧的湖中亭亭,流风里低扬着纱叠的白裳素袂,游丝般浮起幽洌的冷香。她是一盏玲珑的灯,心蕊为月色点燃,引着谁家少年在这如水的凉夜里泛起兰桨,破波而行?水声欵乃,绿影退让,碧云螺髻的美婢挽起千层绿罗,帐中伊人正回眸,嫣然。

    夏之花该是荷吗?拔离淤泥七尺的高度,凌波微步。她正举着风盏,啜饮秋第一杯霜露,一霎里脊骨生寒。

    夏灯燃在少年荷香四溢的院庭,锣鼓喧嚣,一盏如昼。父亲在那人群中央,在这个简陋的舞台上,他是永远的主角,我在台幕之后,在这舞台唯一的黑暗角落,安静地窥望台下看客一晌的欢,看那时间如流水,滑至夜未央,最不喜的是月沉人散,父亲在灯下收拾着行囊,我和母亲熟悉地在旁递着,么件进入大行李袋有着严密的秩序,一丝不苟。

    也许再如何的繁华也有它收捎的时候,曲终人也就散了——也许就从那时起,我的眼底才开始藏着那个繁华而落寞的影子。

    父亲一向是我的英雄

    此世最早的记忆大约是幼年时厨房前的那一场细雪,那白色像盐一样从旧的青瓦檐隔出的灰色天空里洋洒而下,无声无息。我站在门口旁的大水缸边上,吃了一半的饭盛在瓷碗里——画着一只色彩鲜明的大公鸡,最普通的那种碗,愣愣地端着,眼梢不由自主地飘入门外飞白的天地,厨房的幽暗角落,母亲正用米糊喂着还在襁褓里的妹妹。

    这些久远前的边角细节,是一方钤印——因为年代的逝去变得棱角模糊,渐让人忘了最初的内容。唯有一次,母亲谈及这场雪,你妹妹出生那年下了雪了。一句话,如红泥拈起,在记忆空白处忽地飞落下了这道冷红的印,脉络清晰。

    那场雪下的时候,我两岁。

    不会有错,这个重山瘴林的地方,下雪次数屈指可数,那场雪,确是我记忆最初的年轮。

    飞逝的空白与清晰的画面两相交迭,在我的前生流过。

    此后,四岁之前的记忆中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

    四岁之前,我和妹妹一直是奶奶带,妹妹爱哭,奶奶常常抱着她在马路上晃,哄她睡觉。马路旁有棵大柳树,总是蓬乱着丝发,仿佛永夜地纽结着奶奶的长叹和妹妹声嘶力竭的啼哭。

    一天夜里,我原本是睡着的,突然不知为什么睁开了眼睛,吵着叫奶奶: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然后也不理奶奶梦中惊醒的诧异,从后院穿向厅堂,还不等迈那高不可攀的侧门槛,一双温柔的手抱住了我:“乖囡囡。”跟在身后的是提着大大小小包行李的父亲。

    母亲背上,一个小小的娃儿睡得正香。

    他是弟弟。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在家,父亲在外。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父亲从远地寄来了一封信,家里文化程度最高的就是我,理所当然由我拆读。母亲坐在院子的墙角边上洗衣服,奶奶在厨房里炒菜,弟弟和妹妹一个在玩,一个在矮凳上趴着做作业。信的内容记不全了,只知道挨着个儿把全家人问了个遍,说到谁我就靠近谁,把那一句指给谁看,全家人都高兴得很,奶奶一个劲地问父亲好不好,我说好,她就又跑着进厨房了。

    父亲在飘,是一朵天涯的云筝,一只江湖的舟,云根与水流把他牵扯在故里,牵扯在老旧的庭落,牵扯在婆媳孙三代各自的思念里,于是他无法如风,无法宿在青云之端,不去回望人世的尘埃。

    父亲回来了,深夜的厅堂,灯照着高大的房梁和木壁,我躲在母亲身边细细打量这个熟悉而陌生的男人,他却一下子把我搂了过来,高高地举坐在他肩上,步入庭院。

    不走了,父亲对母亲说。

    母亲什么也没应,只是笑。

    一柄剑从此悬在了父亲久未调弄的小提琴旁。

    剑——母亲大约从来不懂父亲剑舞的心情,也从来不懂父亲绿岛小夜曲里一声声姑娘的深情。母亲只知道默默地下田,收拾好一季的菜粮,又播下一季,我常陪母亲下到田里,帮着给菜浇水,累了就和母亲一起坐在田埂上就着军绿色水壶里的白开水,吃着五毛钱两个的黄油面包,母亲细说着今天和明天的计划,无非是哪些菜该摘了,哪箱田土该翻了,九龙江的河水喧嚣着奔向远处的山峦,夕阳在山头凄艳地吞吐,余辉飞掠过田野与楼房,无比地壮观——而这与母亲无关,母亲知道什么是生活。

    父亲真的再没有长时间地离开过家,有也只是在附近的县乡转转,有时会带上我和母亲。父亲母亲拎着沉重的行李,而我每次只是持剑,手指紧握黑色的剑鞘,迎接周遭倾羡的目光,确有人在江湖的感觉。

    夜深回时,重山相夹的公路上抬头望天,夜晚的天空如漆黑的魔毡镶满了宝石一般的星子,摩托车上的父亲兴味盎然地说,以前骑自行车那会儿,有一次七夕(中国夫妻节),深更半夜为了赶回家却把车胎弄爆了,结果牵着车走了十来里的路,回到家天都要亮了。

    每次说及,母亲眼中总流露出不解的神情,说:早知道就第二天回来好了!我却总不免要敬佩而神往,父亲骨子里原纠结着非比常人的浪漫情结,一生讲一个义字,一个情字,觉得这是一个江湖人的本份。

    缘此,每逢佳节,我心底就会闪过父亲牵车在夜里行路的孤影,朝着家的方向,执着而坚定。缘此,我们才会把心的纤索不由自主地系在中庭,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月圆月缺,思念如箭,直指日渐荒了的那个旧院。

    家在一厝屋的主轴线上,余的都改了他姓。父亲说早先我们家是大户,后来人丁单薄渐渐衰微,房子卖的卖,抵债的抵债,像个残了的人,四肢俱去。

    祖父早逝,父亲和我们对祖父的印象都只存在于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上,奶奶小心地收在一个古旧的革箱里,像收藏起早已远去的爱情故事——她一个女人独自带着四个儿女在这个四面楚歌的院落艰难地经营,儿子日渐长成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是她唯一的希望。而为了保存这些祖辈传下来的薄产,青年时的父亲曾拿着长棒守在院周,看打下地基的一砖一瓦都埋下危险的导火索,牵在暗处虎视眈眈的眼睛里,那眼睛分明闪着霍亮的火星,一触即发。

    土地与宗族的观念虽然从小就根植在我们的心里,在曾经的后花园历经菜园,而后又成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建筑的变迁中,我们终于还是逃离了这个祖辈居住的地方。

    九九年,风雨如晦。

    我的分配问题将父亲逼出了两鬓苍白,日夜地读文件,信访,上省,半路被拦截,被拘禁,与教育局打官司他以强大的意志,江湖人的血性做着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但在他人生最艰难的这场战役里——他赢得漂亮。

    就在我们担心在经历一年周折奔波的父亲时,却不料是母亲出了事。

    父亲几乎崩溃,一时之间简直不知如何自处。早年丧父,中年丧偶,人世间不幸之事他遇三之二。他如祥林嫂般反复说着和母亲的事,仿佛不相信事情会发生而已然发生,他说,这辈子该尝的苦都尝尽了。而我,我似乎是唯一能解他心结的人,但却冷冷地封住言语,不能听闻,不能说及,怕倾倒出一个海洋的悲会将我瞬间淹埋。他一遍一遍地拉着绿岛小夜曲,却不知它是我心底的魔音。从来没像那段日子般冷过,有时不知道自己在睡着了的第二天是不是还会醒来,泪水只在深夜流淌,一次次湿透枕巾。世界分崩离析,七零八落,无法收拾。

    旧庭的阴里晴时都飘着凄风惨雨,每人守住自己的伤,无法跨越,谁都指望有人拯救,可谁也无法拯救谁。

    这个曾经点滴着人世悲欢离合的院庭,在经历一次次风雨侵袭后摇摇欲坠。

    人生原没有真正的赢,我们终究还是输给了命——一夜里,沧海桑田。

    离开时,因为母亲已不在。

    离开时,所有的悲欢都锁入了记忆中永远飘洒四月雨的那个庭院,连同她笑时的模样。

    新家在城市的边缘,门口一条清渠流经,日里夜里唱着低调的歌子,流至不远处种着各式果蔬的田地间,几口方塘里摇曳着清丽脱俗的荷花。登上五楼的阳台,在林立的楼宇间寻觅流逝的岁月与爱恨,田边一株三角梅斜淌着翠波,顺着花枝流下。苍空里,远黛轻描,两树冠盖的老樟张着长满绿蕨青苔的枝干,略抬眼,眼帘外涨满了或疏离或浓密的绿。

    侧边的荒土渐渐被开垦成一畦畦的菜田,芹菜,蒜,葱,地瓜叶周边还种了两棵木瓜树及各种花草,无论哪个季节都能望见累绿中裂出红粉。

    舍后是一条火车路。斜坡上长着青翠的竹,飘逸的松,冶艳的夹竹桃,还有那夕阳中醒来,黎明里闭眸的紫色野花,成片成片地沉在团团浓绿中,形如紫星。火车路下这条三四米宽的小径,一边通向更深的山里,一边通向城市的繁华。

    我喜欢新居,喜欢它立于这个城市最合适的位置,喜欢它的中庸之道。

    我怨恨新居,怨它无情地把所有有关的过往割裂,无论欢乐或悲伤,恨它是一张白色薄纸,它只让你风清云淡,用烟霞,用碧空,打了一层薄薄的底色,厚重的情感与多情白发,如一层层油彩朦胧成的幽暗色泽,留在旧院——皆已云烟?

    我已置一个沧海在遥远的庭院,苍天下相望,知道此后还会一次次地沧海桑田,而我又该择往何处逃离?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夏日黄昏里坐在田埂上或登上铁路桥可见开得正盛的粉荷,碧叶田田。春秋皆恨,唯有夏,张着粉红色的眸子,述说着不顾一切的爱与欲,挥霍着飞逝而去的华年。母亲山上的坟头正对着家的方向,于是思念的线就牵了起来同,延展在层波之间。“深知身在情长在”不自觉地吟着,此身一日在,此情便一日不能断?或者当是人在情在,人去情亦去?

    新居,除了母亲的遗像,再没有任何母亲的东西,她在弟弟的房间里展露着笑颜,看起来多少有些凄楚。

    父亲终究还是娶了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对家里所有人都好,新居左邻右舍无人不夸她的待人。正是她把那片荒土经营成了花园,正如在父亲已荒的心土上也重新开垦,植上新的绿色。

    我没有理由让谁永恒在沉在悲伤,也没有理由让我最爱的亲人不去幸福,只是我的伤又该谁治?

    世上果然没有什么恒久不变的爱情,纵使重情如斯的父亲也是如此。他终究不是那个守着冯横墓十六年的黄药师,也不是守着小龙女一句诺,苦等十六年依旧跳崖殉情的杨过,他终究只是现实中的一个平凡人。我忽然明白了爱情的天长地久真的是一个最美丽的童话,尽管我想永远沉醉它的香甜中,可人总会长大,不再少年狂。人在人世,并不为爱情而生,爱情只是生存的一部分,人生里比较有色彩的一部分罢了,失去了色彩却失不去画面,黑白世界里我们还得继续演出自己的人生——何况,你还有机会可以去寻找另一笔色彩。

    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在心底塌了一尊英雄的塑像,从此不再期待永恒。只不过古典的爱情一刹里全部瓦解,想着谁说,可爱的都不可信,可信的都不可爱。只不过在历过生死劫后,又历了一场更彻底的情殇。文字里再不奢谈爱,爱如禁地,是心弦拨处的隐痛,走出悲伤,走入幻灭。

    你看过莲吗?在一片静谧的水里,静静地睡去了的那朵。层层叠叠的莲瓣,编织起一张温柔而安全的网,即使风吹动湖水,也湿不到它那颗沉睡的心。

    它在做梦呢,梦中全是前生的记忆。美丽的,悲伤的,笑过的,哭过的,都是前生的事。它睡着了,一切都不再真实,一切都不能让它再次受伤了。把故事封印在莲心,封印,用它层层叠叠的莲瓣。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夏令无字,也再无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