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春光

碧溪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碧溪君文集最新章节!

    常常感叹,浮生若雾,为着它的单调重复和来日的不可知;又常常感叹浮生如歌,为着它的具体充实和充满欢娱。以心观世,以手写心,以文字摄照那一日的青光,流淌着的定然是昨日的迷离,留下来的定然是来日的迷梦。也许多年以后,遥望今昔,心中会再生感慨:浮生若梦。

    馒头花

    小儿7岁,天生无赖,早晨六点多一点,就抱着爸爸的脑袋,以他湿漉漉、凉浸浸的小鼻子小嘴巴,将沉睡中的爸爸从美梦里拽出来。可怜我一周劳顿,就想趁周日恶补一番瞌睡,一场美梦正如火如荼――也许我正跟哪个美女约会呢,也许我正在雕车宝马平步青云呢,也许我正山珍海味神游天外呢――梦啊,真的经不起小小的折腾,哪怕是顽童的轻摇。知道吗,孩子有一个同义词叫“美梦终结者”

    唉声叹气,骂老婆放纵孩子;半怒半嗔,拍孩子屁股以示报复。穿衣起床,洗脸刷牙,象钟摆一样开始一天习惯性的工作了。

    厨房、冰箱,遍察几乎无可食者。回顾餐桌,有几个“陈年”馒头,呲牙咧嘴地看着我乐。

    本人号称我家首席大厨,最大本事是化腐朽为神奇。此种情况难不倒在下,在下对馒头微微点头:今天就你了。

    走将过去,拿将过来,置案上,横切三刀,复竖切三刀,并不切断,半开半连;取盐半匙,温水化开,以浸馒头。然后取锅,放油,点火;油热将馒头切开一面放入油中。那馒头在油中震颤、喧闹,滋滋啦啦的叫嚣,俺心中默念:耐得油中煎,方得香又甜。少时,待俺将它翻将过来,一个个馒头沿切口翻卷,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菊花。

    小儿象只小鸟似的飞进厨房:“爸爸,今天吃什么?哇,馒头花!”

    呵呵,馒头花,多漂亮的名字。从此华夏美食园里又该会增添了一朵名不见经传的小花了吧,那个发明者,就是咱听雨先生。

    至于口味嘛,外焦里软,香酥可口,老少皆宜;尤其经济实惠,操作简便,符合勤俭持家原则,适合家居旅行需要。当然,名字嘛,馒头花,听听就有胃口,要不,你来一个?

    绿毛鱼

    早饭已毕,妻子去上班,孩子玩滑冰,我呢,走进书房,打开电脑,登陆qq“看看有没有谁想我”一看,没一个人想,好生失落。

    书桌上两盆水仙正开得热闹,花香浓郁,让人不禁春心荡漾。朝阳暖暖的照进来,静立的书册,玲珑的杯子、晶亮的茶几都熠熠生辉,象睡足了觉的孩子,显得格外的精神。窗外的民居,半掩在远方的高楼的暗影里。没有风,天空中几丝被朝阳染红的云,象微醺的女子脸上的红晕。

    默默的想,这样的天气,是不该呆在家里的。忽然想起前一天在群里聊天,大师兄剑胆先生邀着去湖里玩,还说到时候有两个美女相伴。但老大的睡觉功夫我是知道的,心想还是别指望他吧。

    漫无目的的在网上闲逛,查点资料,跟相熟的几个朋友闲聊,春日正缓缓升起,让人能嗅到阳光的香味,久坐倦怠,感伤的想:就这样辜负了这大好青光了。

    10点半,手机响了,老大。说在路上,说去宿鸭湖

    安排孩子,知会“领导”下楼,等车,11点到达宿鸭湖,跟老大通电话,话未完,一辆白色本田停在身后。

    果然有两位美女。皆纤细苗条,体态匀称,风拂杨柳;皆细腻白皙,明眸皓齿,春花照水;皆温婉靓丽,欢快开朗,巧笑倩兮。

    70里长堤,全部水泥路,坦荡如砥,车行其上,如舟行水上。按下车窗,暖日照临,清风扑面;放眼望去,阡陌纵横,麦田如碧波万顷;烟村迷朦,沟渠似绿毯轻痕。

    北行10里,停车下湖,土膏微润,高柳夹堤,大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淼,波澜不惊;清波轻吻堤岸,温柔缠绵,款堪有声女士感慨湖静水有声,天籁撼人心;h女士体轻似飞燕,攀树赛精灵;老大聊发少年狂,撇瓦爬树胜虎狼。良辰美景,俊友佳人,此一时,尽享造化馈赠,怎一个快慰了得。

    流连一回,又登车北行到达水库管理局。春节刚过,游人稀少,旅店主人殷勤待客,安排了午餐,就于院里的石桌上,面对一湖春色,摆上了麻将。听雨先生向来对麻将陌生,说不会自然无颜,说会,只能接近游泳之狗刨。一路打来,在女士们的惊叹安抚声中,勉强不很耽误时间,结果嘛,自然是众人皆赢我独输。

    好在厨房开饭声解了围,仓惶埋单,顶了赌资,也落得厚道。土鸡面片儿,滋味浓厚,跟老大分别干掉三碗,吃得小汗淋漓,大呼过瘾。

    饭后在院里徜徉,忽见小池中养了数条鱼,鲫鱼、鲤鱼、鲇鱼,安静的游动,最奇怪的是有条鱼身上竟然有层绿毛。

    听说有绿毛龟,却从未听说有绿毛鱼,惊叹,m女士也来看,说大概是在水池上蹭的缘故。仔细观察,不是。我猜想,那层绿毛,大概是长期在水池中呆的缘故,水池很小,难以快游,更无水草以及洁其身,日久天长,绿苔自然结于身上。

    感慨万端。这绿毛大概是水锈吧。鱼如此,人何尝不如此。身上可生锈,心灵也会生锈的吧。春天到了,该出来蹭蹭青光,也好解了身上的那层懒散,那层麻木,那层郁闷的困扰了吧。

    秋千网

    吃饭的小院,依堤而建,有一幢刷成赭红色的二层小楼,下面是餐厅,上面是客房。小楼座北朝南,对面是两间小房;东面是大坝的拦水墙;西面隔着几棵垂柳,就是浩瀚无际的水库。水边停泊着几艘游船,站在柳树下极目西望,就是湖里的仙人岛、情人岛了。

    整个小院除了垂柳下的几张水泥小桌、小凳以外,唯一吸引人的就是垂柳上绑着的几个秋千网了。说是网,因为那是类似鱼网的一个兜儿,人是可以躺进去的。

    刚下车,h女士就被吸引了过去,网兜里一躺,活象一条陷进鱼网中的美人鱼。清风吹拂,长发飘逸,想必极为惬意。

    听雨先生极为羡慕,怎耐体重身沉,怕那细细的尼龙绳难荷重负,断然不敢以身试绳,看得眼馋,就主动献殷勤,为h女士荡秋千。摇啊摇,摇得h女士星目微闭,丹唇半含。心里暗暗使坏,手上偷偷使劲,待秋千荡成了半圆,h女士已经惊叫连连女士和老大也过来,大家出主意说,两个人一起来荡,看能不能荡成360度。吓得h女士粉面失色,连连求救,只好做罢。

    午饭后,两位女士一个人躺了一个秋千网小憩,老大虎背驴腰(哦,写错一个字,算了,手懒,不改了)也占了一个,而且来的更彻底,蹬了鞋子,扒了袜子,一副彻底放松样,熏得m女士连连叫苦。老大毕竟是老大,不但不以为意,而且嘴里还阵阵有词:“你们谁来给我剪剪脚指甲。”m女士忍无可忍,从秋千上下来,将那双散发着死鱼味儿的鞋子踢得远远的。我们老大气沉丹田,从容淡定,眯起眼睛,哼哼唧唧的说他早上才洗的头以及脚;大家怀疑他早上会洗脚,老大说洗过头,又可惜了那点热水,脚又有点痒,就又洗了脚。

    h女士大概受了我饭前的启示,也下了秋千,跑过来荡老大。三荡两荡的,老大大声喊停,说绳太细,不能老了老了,落个腰断腿折。如此一说,反而激起了两个女士的兴趣,纷纷来荡,一个说要把他荡起来撂湖里,另一个说要让他感受一下飘的感觉。可怜老大吓得花容失色,两个美女笑得花枝乱颤。

    荠菜青青

    午饭后,登车南行30里,去五门闸。那是宿鸭湖的两道泻水闸,途中m女士买了些绿茶瓜子之类,车过铁路桥,大家一致同意停车过桥到对面走走。

    那是种只通行小火车的铁路桥,只有一边有钢筋栏杆。下面是水泥板铺设的简易小路,很多水泥板风化乃至断裂,走在上面提心吊胆的女士说有泰坦尼克号站在船头上的路易小姐的感觉。不错的,站在桥中央,俯瞰水面,如临万丈深渊,说惊心动魄并不为过,尤其如我这样多少有些恐高的人。

    对面是土路,但并无多少车辙,还算平坦,堤岸旁边的杂树枝条肥壮,纷纷的准备好了芽孢,仿佛就等着一个命令,立即就万马奔腾的绽开新叶。还有些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比如堤岸右边地里的那些油菜花,好象等不及了发令枪响,已经急不可耐的伸头探脑的绽开了容颜。

    堤岸宽展,就有了住房,就有了农户或者渔民,鸡们、鸭们、狗们从容的各做各的快乐的事女士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土鸡,h女士就鼓励老大捉只鸡,老大没勇气跟鸡们赛跑,听雨先生打趣说,老大担心的是象征意义。

    走了两里多,前方出现了高速公路的高架桥,横跨大河,煞是壮观。路旁有一片松树苗圃,m女士惊喜地发现地上长了好多鲜嫩的荠菜,象见了珍宝似的,捡一根小棍就挖。h女士大叫脚疼,蹲在地上,再不想动弹。听雨先生饶有兴味的看挖野菜,老大幻想着荠菜掺上两三斤猪肉何等美味。善良的m女士说多挖些,每个人都分一些,听雨赶紧谦虚谦虚,老大接过话头要求全包。h女士打趣说,不干还想多要,老大解释说没工具,然后赶紧效仿m女士掘跟小棍,艰难地弯腰在地上挖,随即又站起来,手里举着两棵荠菜,放到m女士的菜堆里,h女士眼尖,说老大耍奸,老大解释说他挖的都是长的漂亮的,随后绕到h女士的身后,弯下腰,做挖菜状,说这棵菜也漂亮。惹得h女士一阵娇嗔。

    笑闹一阵,顺原路返回,太阳暖暖的照着,如同入了母亲的怀抱,安然、快慰,m女士的白色本田在阳光下象只庸懒的小象,静静的,醺醺的。

    从流飘荡

    登车复南行,穿高架桥,五门闸展眼即至。

    湖水下泻,总共有三条通道,第一道属于涵洞型的,第二道和第三道才属于真正的泻洪闸门。我们泊车路边,首先见到的就是第一道涵洞泻水闸,正在放水,清流从大堤下的涵洞里冲下来,如同青碧的绸缎。落差不大,虽不奔腾咆哮,但仍然澎湃激荡。大大小小的旋涡,旋转着,翻滚着向下冲去;雪白的泡沫,起起伏伏,聚聚散散,如沸汤,如雪落。

    第二道第三道属于主泻洪闸,共七扇闸门,两闸放水共同汇入臻头河。高大宽阔的钢筋水泥闸洞,沉重的、如同张开的巨手一样的钢结构的闸门,蔚为壮观。初春时节,尚属枯水季节,无洪可泻,站在远处遥望闸洞,如同巨人张开的阴森森的嘴。想必夏天开闸放水时候,该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一行四人,沿二道闸门北岸东行200米左右,河下有巨大拦水堰,那就是两闸放水的交汇处,想必是为了阻挡一下湖水下泻的冲击力而特意修筑的吧。老大形容说,河道如人字形,拦水堰如同腰带,还想继续联想,被h女士的娇喊打断。回头看看,也真难为了两位女士,全穿高跟鞋,在这样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难怪喊累。于是大家就出主意让猪八戒背媳妇“猪八戒”很乐意,反倒“媳妇”有点不好意思了。

    好在下面的拦水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女士们说太陡难以上下,男士们争着要求“提头薅尾巴”及至到了跟前,发现那里竟然修有上下的扶手、梯子,顿时响起一片失望之声。

    过河,一路说笑,沿河堤乜斜攀上闸门,举首西望,春水无际,波平如镜,远处两三只捞沙的船许是正在休息,悄无声息的停在水中,南岸有几只鱼船静静的泊在水边。老大建议去划船,一呼全应。一路大喊脚疼的h女士更是踊跃,还未等听雨先生翻过一截矮墙,已经伙同老大跟鱼老大商量好了借船。

    剑胆先生声称自幼生在湖边,划船小菜一碟,上得船来,操起双桨便划,果然船动,果然有向前的趋势,两女士连连称赞,嚷着要加分。再划两下,那船居然在水中打转。老大手忙脚乱,少时便大汗淋漓,喊着换人。

    女士们好生失望,h女士要求试试,听雨先生便要带学生。平生从未划过双桨的鱼舟,海口夸下,自然要“秀”它一番,前腿弓,后退蹬,双桨交叉,握于手中。无论能否划走,这姿势基本靠谱。待俺开始划动,才发现真的不是那么好划的,两只桨好象有点不那么听话,要么左边划重了,要么右边划浅了;调整好了左边,右边出了问题;赶紧调整右边,又忽略了左边。一路上留下的好印象,此时几乎丢尽。好在咱还有把子力气,虽然几下下来连累带羞也是汗流浃背,但关键时刻,咱特沉得住气,平常没少看电视,只觉得那些鱼夫划船极其轻松,不过是抱桨在胸前画圆。于是坚定信念,两眼平视,再不看桨,不想这小船,趔趄着、蹒跚着竟然前进了。大喜,女士们恢复了对听雨的信任,也嚷着要加分,老大受了感染,嚷着“唱歌,唱歌”并率先“妹妹你坐船头”之类的乱唱;m女士回击道:“我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破船”正自得意,却发现船改变了方向,要走回头路,大家一阵惊呼,感慨着人不能过分表扬。紧扒拉几下,船又回到了正路。此时回望出发地,竟然划出了几十米。

    h女士终于相信了听雨先生的教学素质,摇摇晃晃的走过来,听雨先生将姿势要领心得体会一股脑灌输过去,听得美女连连点头。但待双手操桨,顿显力不从心,小船象个调皮的孩子,左扭右闪的跟人淘气。

    最终还是老大接过船桨,哗嚓、哗嚓的向河心划去,而且越划越顺手,雄心勃勃的要划到对岸,但未及对岸,就从一间房子里串出一条肥硕的黄狗,对着我们的小船生气地咆哮,大家一致认为人狗大战绝对没取胜的把握,只好掉头回来。

    回到河心,停船暂歇,h女士又试了一回,划船技艺终不见好转。

    坐船上,四面碧水青波,微风轻抚,艳阳普照女士感慨说,如果来的早,天凉水寒,游兴不厚;如果晚来,烈日曝晒,难耐其热;此时来游当是最好时节。大家纷纷附和,听雨先生顾不上矜持,拈出一棵烟来,边抽边细细赏景。此处,最美的当数那水,清灵灵,碧湛湛,波纹縠皱。抬眼望去,波光粼粼,浩淼无垠。远处的闸门在阳光的照耀下,盔明甲亮,俨然镇水天神。想起了苏轼当年赤壁放舟,老先生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想此地虽非长江,但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此时心境竟然也跟古人暗合。

    苏轼感慨人生短暂说:“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们又何尝没这种感觉呢,人生短暂,如惊鸿一瞥,除却少不更事,老不中用,生命蓬勃的几十年,要工作、要照顾家人、要处理各种琐碎的俗务,真正静下心来,享受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自然美景,感受生命的花开烂漫,体味这一日的青光,这种机会是何等的少啊。也正因为少,就显得格外的珍贵。

    沉思间,复划动双桨,缓缓驶向岸边,登陆、系船,别过船家,尽兴而去。

    龙抬头

    五门闸归来,已是傍晚十分,停车刘大桥,听雨先生尽地主之谊邀请朋友们到汝南小聚,但大家因为过度兴奋,此时都略感疲惫,m女士便决定说,来日专程来访,h女士也附和说,这次算是找到了好玩的地方好玩的人,来日再聚。听雨先生也不多加挽留,因为今天也算是一个节气:二月二,龙抬头。

    每年这个节日都比较重视,因为家住二龙里,而我们家也有两条“龙”妻和儿子。

    妻属龙,儿子属小龙。我调笑说,大龙生小龙,妻便回击龙种云云。但无论大龙小龙,总感觉跟龙有缘,在龙抬头的日子里,自然要让“龙”们快乐快乐吧。

    下车给妻电话“领导”说在她妈妈家。自从岳父去世,就没让岳母回家,老人家不愿意跟我们住,就在单位先前的旧宾馆要了一间房,让老人家在这里安度晚年。这里离我家很近,是妻和孩子的老饭店,我间或来蹭饭。老人家帮我们带孩子,因为她也是名老教师,还能辅导孩子学习,我们就很享她老人家的福。我贪恋自由,朋友一招呼,抬腿就走,心无牵挂,依仗的就是她老人家。

    到了岳母居住的小房子,已经煮好了汤圆、饺子。因为不知道我是否来,又加上来了个小客,东西就显得不那么充足。我赶紧要下楼再去采购,岳母说已经在锅里溜了早上的剩菜,让我们只管吃。一股暖暖的热流淌过心底,亲情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都胜过富贵万钟。

    抢着吃了剩菜,又吃了些汤圆饺子,辞别老人家,带着儿子理发。

    理发店人很多,儿子一路上欢蹦雀跃,但到了理发店很乖,坐在沙发上小声的跟爸爸叨咕他的趣事。等了一会儿,轮着儿子了,小伙儿乖乖的坐上去,任凭阿姨摆弄。结束的时候,阿姨给擦静了头发茬儿,示意走人,儿子小声的说:“还没洗头呢。”阿姨有点尴尬,看着我说:“以为要去洗澡呢。”我笑了笑表示没那意思,阿姨带儿子洗了头。心中暗暗感慨:人的年龄跟维权意识看来不是成正比的,儿子,你比老爸厉害。

    回家,安排好孩子,开了瓶红酒,等妻子回来。

    客厅传来孩子看动画片情不自禁的笑声,打开电脑,静静的看着那些闪烁的头像。想人,想事,想一天来的点点滴滴,想人生里的悲欢离合、恩爱情仇。这就是一天的春光,这就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平常,琐碎,没有雕饰,没有跌宕,平静,自然而充满欢娱。我想这就是人生的真谛吧,平常人物,不冀惊心动魄,不虑得失荣辱,恬然度日,夫复何求。

    妻回来了,斟满两杯,举杯相碰,声音清脆,在浓浓的酒香里,再次感受无限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