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商店

长风一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长风一啸文集最新章节!

    应时尚杂志之约,2000年8月份我写了一篇短文。然而正如朋友们预料的那样,我一夜之间风光在外,省电视台的名星档案栏目跑来连夜录制专题片,央视台的生活栏目更是财大气粗地买断了我的传播权。一些媒体杂志如收藏家,争相转载,于是我心生动议,与其艰难地经营下去,不如拍卖我的唇印商店。这即是我当初写那篇短文的初衷,也是我惨淡经营唇印商店的无奈写照。

    说心里话,对我经营的唇印商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新的印刷业和美发美容业。有一天,一位女士好奇地走进我的唇印商店,她的倩丽和风韵我着实不敢苟同,是属于那种风情万种而又高傲中透着庸俗的女子,我不自觉地把眼睛低了三分。

    “收藏唇印?还有没有其他的业务。”她的眸子动也没动一下,直直地审视着我。

    “有的,小姐。我们这是百年老店,如果您有什么需要服务的,尽管分付。”

    “我是说有没有其他的业务?”

    “有的,小姐。不知您想了解什么?是收藏唇印,还是拓印,还是复制,还是需要查询服务?”

    她的眼睛象扫描仪似的,把我的商店扫描了一遍,好象也没放过我

    “不错,象回事儿。不知你是否能给我修一下唇?”

    “修唇?小姐,我们没有这项业务。”

    “哎呀,我知道你就不行。好吧,我也不想很难为你。我这里有很多唇印。”她从小包里掏出一件精美的印刷品“你看,这些唇印,你只要按照我相中的一个给我修一下,价钱无所谓的。”

    面对唇印印刷品,我一下子惊呆了。应该说,我们店里的唇印经过爷爷和父亲的苦心经营,已经收藏了人世间老少男女的很多,但那都是以年龄和年代来划分的,还有地域和国别,在我的印象里唇印的区分大概只有两种,一种是男性的勇毅,一种是女性温柔,从那种微妙的唇线上能够看得出来,好象人们的唇印写着她的经历的身份。如果拿一个爷爷收藏的古战将的唇印,你甚至能感觉出当年戎马沙场的撕杀的气息;一个女子的唇印则显现出她的幽怨宫中,情思缠绵的内心伤感的情调。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爷爷却从唇印中感触到人间苍桑,世代游移的动力,莫不是唇印的见证。然而这位女士的唇印刷册上,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显现人类唇印的复杂,不是以年代和年龄划分的,而是以情感来判别的,如性感的唇印、柔情的、山口百惠的、玛露娜的我的头嗡地一下子,好象转了向。我突然意识到,近几年,唇印商店在我手里经营的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很少的顾客,很少的收入,近乎难以维系下去,从这位女士手里我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唇印册,而是象被雷击了一下:时代的人们,新潮的唇印,也许我早被淘汰掉了,一年前,也许几年前,而我的思绪还沉浸在百年的老店里。

    “变了,一切都变了”我不自觉地说出了口。

    “你说什么?”

    “没有什么,对不起,小姐。我们不修唇印。”

    “真是老土,还百年老店来,连这点都做不到。不就是贴上个唇纹纸么?”她说完气哼哼地走了。

    之后的日子里,我又再次遭遇了类似的咨询,来的大都是一些年轻女性,她们是冲着唇印而来的,就是有男性光临,也象一个陪衬似的看着身边的女性对我说三道四。也许女性对唇印想象的更丰富一些,好象唇印能够改变她们的境遇,性情,美感,或者其他的原因。对于她们的要求,我总象一个老中医面对手术床的病人,显现出一种医学上的无知。

    难道唇印不能再收藏了?有很多次,我把量着商店里的唇印收藏品,自己问自己。虽然老式宣纸上的唇印不再那么新鲜,唇印线还是那么清晰的,总象在对你述说着历史。如果不需要唇印收藏,是不是人性的历史变得象电脑时代那样可以单一地复制。化妆把人们的生活覆盖的天衣无缝;人们的性情也在化妆中形成了绝对地相似,象唇印复制册那样精美的细致,色彩斑谰,千人一模样,失去了个性。想到这些,我总是感到一种无名的悲哀。然而我更担忧的是我的唇印商店,也许会被这种化妆时代的单一化而掩埋。如果到了这种地步,我真是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唇印商店会败在我的手里。此时的我大有一种悲天苍泣的伤感。

    好象人们总不能仅为生存而活着,我日复一日地开门打墙,象一位京剧老生在演唱着老式的腔调,总期望一些老顾客光临,来欣赏一下他们的唇印,那份惊喜总能增加我经营下去的信心。

    时间长了,当一些女性来到店里的时候,我的心情表现出异样的不安。有时反过来想,,充其量,多费些口舌罢了,信誉是立身之本,我谨守百年老店的经营之道,总有那些对收藏感兴趣的人们会从我这里找到他们生存着的感觉。有一天,一位外貌矜持的女士光临了本店,我只所以印象比较深,不仅是她的外貌,还在于她的选择和看法改变了我的经营观念。

    “你是来修唇印的吧?女士。”

    “不,我是来看一下,听说你这里收藏了很多人的唇印。”

    “是的,女士,我们是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她疑惑地看了我一眼,仿佛我在打什么广告的晃子似的。“有一百年?”

    “差不多吧。如果你欣赏的话,我想这里会让你大饱眼福的,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你放心我不会收费的。”我想也许这种解释会让她走的更快些,省得再作难堪地解释。

    “那就更好了。可否让我先看一下。”

    我突然感觉到遇知己似的欣慰。总有人会从这里得到享受的。这里就是一个。我欣然地为她打开了一些极有价值的唇印收藏册。

    “如果你想新潮的话,最好到美发店里,我这里都是些老古董。”我一边示意她看,一边说。我感觉到这样做有违经营祖训。

    “这个好。清道光十年十月,宫女闲留唇印,后绝。多么凄惨的故事,不是么?”她回头看了我一眼“民国六年七月,上海赵女士,专拓唇印。哎,是不是赵四小姐的?就是张学良的那位?”

    我摇摇头。

    “温顺、多情,上海女子的娇柔尽在唇间,没有一点造作,自然、大方,这才象大家闺秀”她一边翻阅唇印册一边说。

    我断定真正懂唇印的人就在眼前,尽管我经营唇印商店几十年,也没象她这样读懂了唇印间的人生百态,人性百情。我禁不住地说道:

    “如果你想拓印的话,我会免费为你服务的。应该说免费你是第一个”

    “不,谢谢你了!”她说“我在想,上苍为什么造就人们如此复杂的唇印,人生有恨有爱,有痛苦有快乐,有悲伤有幸福却尽显现在其间。”

    忽然,她放下手中的唇印册“我们应该感谢你,收藏如此丰富的唇印”

    “不,不,我们已经落伍了。”

    虽然是十几分钟的交谈,但她给我的影响是难以表达的,尽管她既没有拓印唇印,也没有要求制作模具收藏,她以一个职业女性的特点发现了这个唇印商店的价值。当她把名片递到我手上的时候,我才发现,她就是时尚杂志的编辑。

    后来这位编辑向我约稿,我半信半疑地为她写就一篇,她又让我把收藏的唇印照片寄去一两张。后来的情形我就不再说了,因为媒体的报道,唇印商店一夜之间从我手心里升腾起来,那些需要个性化的人们,从我这里感受到一种唇印文化,为此我还和收藏家杂志社签约,出了一本唇印收藏册,出版后,十分畅销,因为人们从书中读到的唇印有那么几种就是人们想得到而不一直得不到,也许永远也得不到的纪念,如爱心唇印、新婚唇印、金婚唇印。当然我对这种经营,不算满意,大有炒作的味道,但为了唇印商店的生存,这也不失为一条新潮妙计,而且,那些新潮的人们肯出大价钱来拓下唇印,有的是为了好奇,哪怕每天对着镜子也能看得到,她们也要到商店里找我拓下唇印!

    从这种变化中我感觉出,唇印商店经营文化的魅力。人们的观念时尚了,我的商店自然也就如日中天。当我面对不断加厚的唇印收藏册时,我就想,其实,什么都是可以改变得,哪怕是你的唇印。如果有一天你读不懂自己的唇印,你不妨到本店里咨询一下,放心吧,这里是绝对的免费咨询。如果你的爱人读不懂你的唇印,我想,你就应该考虑拓印唇纹的事了,当你出门在外的时候,真实的唇印会成为美好的纽带和福音。

    凡是到本店来咨询的人,我都这样告诉他们。人们也乐意在我为她们准备的专门拓印唇印的上等宣纸上,留下他们的瘟热的唇印。有的时候还有一些男性由女友陪着。他们的样子很可爱,留下唇印的瞬间很幸福,就象面对他亲爱的人那样子。

    朋友,你也来拓一枚?!

    2002年2月11日22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