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福利院

半杯鸳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最新章节!

    就是老武叔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这种地步呢!

    顾宁做这些也没想过让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

    他现在关心当下:“不知阿旺和小米?”

    都长林:“他们情况特殊,不能按照法律条令来处理。”

    “不过”他话头一转,“为了不给人落下把柄,小米就先不出摊了。”

    小米着急:“我愿意出的。”

    他不想阿旺那么辛苦,而且他想挣钱,拿了钱,在土地庙的小蛋他们就能吃饱饭了。

    顾宁也在另想办法,阿旺他们有自己的原则,是不会平白接受自己的帮助的。

    到底是谁呀,怎么这么欠儿?

    还是看自己的生意太好,故意来捣乱的?

    等等,那举报之人,县令总归是知道的吧?

    都长林确实知道,而且他还知道原因。

    若是旁人举报就算了,偏偏举报那人是员外家的公子,一个富家公子举报一个小小的小吃摊。

    怎么看都不像关心民生的样子,若是旁人,都长林都能猜到是对家眼红进行打击,但是朱万全嘛?

    都长林刚跟朱员外几个吃过饭,家中并未做与豆腐冲突的生意。

    他喜欢凡事探个明白,便着人出去调查了一番。

    便听说了那朱万全在摊子前的言行,又细细打听一下,便了解了顾宁和朱万全之前的恩怨。

    他猜测朱万全是想借他的手打压一下顾宁,自己再出面“英雄救美。”

    但是朱万全没想到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县令和县令也是不同的,他这次是撞枪口上了。

    都长林刚跟几位乡绅联络完感情,说以后山阳县的发展少不了大家的支持,朱员外家的公子就来试探他的底线了。

    都长林心下转了几转,已然有了答案。

    他摸摸小米的脑袋:“莫急,还有两个月,过完年你就十五岁了呀~”

    小米略迷茫,怎么突然提到过年了?

    顾宁心中一动,确实如此。

    他跟小米解释:“过完年你就成年了。”

    阿旺和小米终于反应过来,过完年小米就不是童工了,他们就可以出来挣钱了!

    谁再举报顾宁哥哥都不好使了。

    小哥俩终于高兴起来。

    都长林:“顾小郎君有这份善心,令我等佩服,一介平民尚有行善之举,我们再不做点什么,就实在有点汗颜了。”

    顾宁眼睛发亮:“县衙是要收留那些孩子们?”

    “现在天越来越冷了,那土地庙里不是能久待之地。”

    “如果他们能有个安身之所,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顾宁越说越激动,他前段时间都去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了,就是不知如何说服阿旺他们。

    都长林见顾宁激动的样子,可见对这件事是真的上心。

    他问道:“若是你,会如何做呢?”

    顾宁一愣,官府如果出手,比他个人能做的太多了!

    “福利院。”

    “福利院是一项需要支持和奉献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充满阳光和爱心的地方。”顾宁轻声说道。

    他想起了自己在福利院的那些日子,虽然没有亲人,但是那些跟他一样的孩子就是他的家人,慈祥的院长爷爷就是他们的家人。

    等到顾宁把福利院的性质和社会功能都细细讲述后,都长林点头:“跟我所知道的善堂有点相似。”

    顾宁惊喜,有先例那就更好操作了。

    善堂能长久开下去的并不多,除了人员的更迭,后续没有银钱的支持,大部分都会没落。

    但,若是像这位顾小郎君所说,善堂有自己的收入,能进行自我运转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像大多数善堂一般到最后运转不下去,他在位三年,山阳县那些乞儿也有三年的温饱。

    而且,既然要做,那就奔着最后的结果去。

    都长林心下有数了。

    他送顾宁他们出去:“莫慌,回去等我的消息~”

    从都长林的神色和笃定的语气来看,他对下一步已经有了想法。

    顾宁忐忑不安的进去,满心欢喜的出来,有点因祸得福的不踏实感。

    乐哥儿已经提前找好车在县衙门口等着了,他有点焦急在门口转来转去。

    要是人再不出来,他就回村里了,但是宁哥儿让他等到天黑。

    他安慰自己:“没事的,没事的,阿宁他们只是进了一趟县衙而已。”

    下一秒又差点哭出来,谁家好人会被带进县衙问话啊?

    “乐哥儿?”

    顾宁一出来就看到乐哥儿在门外转,他就怕好友担心,所以一问完话就马上出来了。

    “宁哥儿?”

    乐哥儿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一看到确定是三人出来了,他箭似的冲上去,把顾宁上上下下摸了一遍,确定完好无损才放心。

    顾宁打趣儿:“这么一个俊俏的小哥儿对我动手动脚,不怕别人多想哦?”

    乐哥儿无奈,他正在检查阿旺和小米,听到好友还有心情开玩笑,更加放下心来。

    回到店里,阿信也刚下学回来。

    最近下学后他都是自己回店里。

    今天回到店里后,他一如既往的先写作业,没发现与往日有什么不同。

    只是店里只有小牛哥哥一人,平时这时候都该回家了,乐哥哥也没回来。

    再过一会,顾宁他们一起回来了。

    阿信几日不见哥哥,高兴的立即扑上去,抱住顾宁撒娇:“哥哥!”

    “我好想你啊!都好几天没见你啦~”

    顾宁差点被赚翻,他抱住奶呼呼的阿信蹭蹭:“哥哥也好想你啊!”

    心底无事天地宽,担惊受怕的一天过去,几个人中午都没顾得上吃饭。

    难得人这么齐全,顾宁心情也好,心情好的时候就得下馆子。

    和记面馆的招牌红烧狮子头一绝,几个人吃过一次后就再也忘不了。

    和记面馆,红烧狮子头要了两份,还要了一个粉蒸肉和红烧肉,都吃肉就对了。

    那伙计给众人推荐道:“我们新上了一道千张炖豆腐,味道不错,客官要不要试试?”

    小牛:“千张炖什么,豆腐?”

    他自己就是卖豆腐的,还要在外面点豆腐吃?

    顾宁拦住小牛,冲伙计笑笑:“来一份,再要六份臊子打卤面。”

    “得咧!”伙计给几人倒上水点菜去了。

    “为什么我们还要在外面买豆腐吃啊?”小牛不解,乐哥儿也微微疑惑。

    阿信捧着杯子喝一口水:“哥哥肯定想看看外面做的好吃,还是他做的好吃。”

    顾宁道:“没错!”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与其闭门造车,不如看看大家能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一会,千张炖豆腐上来了。

    里面简简单单就两样,其他什么食材都没放,千张和豆腐切的都很大块,应该在火上炖了有一段时间了,千张和豆腐都变了颜色。

    顾宁夹了一块豆腐,颤巍巍的豆腐散发着热气,汤汁都浸入到里面去了。

    又烫又鲜的豆腐,顾宁咬一口后微微眯眼,用的是高汤。

    “唔,很好吃哎!”

    大家听闻,纷纷动筷子。

    “吃的时候小心点,烫舌头!”顾宁吃完豆腐,再夹一块千张,薄薄的千张比豆腐更入味。

    乐哥儿给阿旺他们各夹了一块,小牛也给阿信夹一块:“小心烫!”

    宁哥儿说的没错,味道果然很惊喜。

    小二把菜都上来后,顾宁真心夸奖:“谢小二哥的推荐,果然很不错!”

    见顾客喜欢自家的新菜,小二哥也很高兴。

    顾宁道:“这千张这样太薄,若是打成千张结,口感会更好。”

    顾宁说着,还拿了阿信的手帕示范了一下。

    小二愣了一下,见顾宁的神情不似开玩笑,便道:“好,我会转告掌柜的。”

    小牛再夹一口,豆腐烫的他吸气也不舍得吐出口,他咽下去后问:“若是掌柜的不听呢?”

    “不听不听呗!”顾宁一口面下去,整个人舒爽了。

    “做了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做肯定没结果!”

    乐哥儿觉得有趣:“若是听了呢?”

    顾宁:“若是听了,他家千张卖的更好,我们生意也做的更好!”

    阿信天天听顾宁给喜姐儿讲这套东西,他抬头:“哥哥,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双赢?”

    顾宁:“阿信真厉害!”

    阿旺和小米也满眼崇拜的看着顾宁,顾大哥/顾宁哥哥懂得真多呀!

    都长林在书房内思考良久,半晌提笔在纸上写了下“善堂”二字。

    然后以后在下面加上几个名字:县衙、顾宁、朱员外......后面几个名字正是那日一起吃饭的几个乡绅。

    都长林不是考虑过,单独由县衙来办这个善堂,但是朱万全这么主动的发现这个问题,不如干脆让朱员外也来参与一下好了。

    都长林简单核算了一下款项,数目超过县衙的预算了。

    他放下笔,是时候去各个乡绅家喝个茶了。

    都长林带上长京城带的几样点心,又上顾家买了几样豆腐,直奔朱万全家里去了。

    朱万全这几日休沐也不往外跑,生怕顾宁来找他的时候错过了。

    结果顾宁没等来,等来了新上任的县令都长林。

    他一看到都县令带来的豆腐就眼角一挑,感觉自己这段实在是跟豆腐犯冲。

    朱员外看到县令居然亲自登门拜访,立即出去迎接,让人奉上了他今年得的新茶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冲泡后在水中根根分明,甚是赏心悦目。

    都长林端起茶碗,细品一番,美人品美茶,真真是相得益彰。

    “毫香显露,甘醇清鲜,好茶!”他赞道。

    “如此好茶,真是令朱员外破费啦!”

    朱员外一心想交好新来的县令,见都长林喜欢,心中更是受用。

    都长林由茶好,夸到朱员外品味好,进而夸到朱家风评好。

    探花郎文采斐然,学富五车,夸人的词儿尽挑好听的来,两盏茶下来,愣是没有一句重复的。

    朱万元犹是知道都长林有意交好,此时也被夸奖的飘飘然,当即就要让管家再备好酒好菜,再招待这新上任的县令一顿。

    都长林叹息一声:“纵然朱公备下珍馐美酒,都某却是食不知味,浪费了朱公的一番美意......”

    一番话言辞恳切,再加上都长林三分哀愁,美人蹙眉效果更是加上几分。

    朱员外连忙问道:“何出此言?”

    都长林犹豫一番,似是下定决心后才开口:“这两日走访民情,竟发现这山阳县中,尚有许多年幼乞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作为县令,却每日美酒佳肴,实在有愧,欲伸援手,却不得其法......”

    朱员外心下了然,探花郎虽然饱读诗书,但在实际解决问道的时候却是不知如何下手。

    自己在当地多年,最是了解情况,这是找自己想法子来了。

    朱万全思考一番,出谋划策:“不如官府先调查一番,将人一一登记在册,再细细归拢。”

    都长林果然精神一振:“朱公可否细细讲来?”

    朱万全当即把这些年所见所闻经验,再结合山阳县情况所想出的法子讲给都长林听。

    由官府出面,统一给他们安排食宿,最好能教他们一两门手艺,确保以后的生活。

    都长林越听越欢喜,直言自己真是来对了。

    末了又发愁:“依朱公所言甚好,只是如此一来耗费巨资,县衙经费有限,恐能力有限。”

    他面色忧愁:“只怕是有心而无力。”

    朱万全在旁边低头喝茶,掩饰自己眼中的不屑,从一进门他就知道这新上任的探花郎干嘛来了。

    要钱嘛!

    跟古德远,以及前几任县令都一样。

    他爹还在那里飘飘然,他都想径直起身离去了,又怕他爹收不住,把家底儿都掏出去了,只得耐住性子看两人周旋。

    而且他还还想知道,顾宁雇佣童工的事情怎么样了。

    朱员外果然一点就透:“所花银钱都是小事,只要能为山阳尽一份绵薄之力,朱某愿带头为这善堂出一份力!”

    都长林大喜,当即起身给朱员外行一大礼:“朱公大义!”

    “到时候县衙定会发文对朱公歌功颂德,在山阳县公示三天!”

    朱员外要钱有钱,唯独缺这一份名声。

    都长林这一举措,真是举到他心里去了!

    朱万全:看看,看看,真金白银就换来这么轻飘飘的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