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方向

三三零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沉睡的上帝最新章节!

    对伍哲来说,主观时间的一秒钟,走的比客观时间的一天还要快。

    很长的时间,整个人类文明进入“无事”状态。

    只有每次醒来,看关于技术方面的发展,才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变得不一样。

    主流媒体已经公开承认,人类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沉睡,人类的意志会在长眠中,由AI负责执行。

    进入24世纪之后,人类的冬眠几乎不再需要考虑经济成本,但出于政治上的必要性——监督AI——人类还是需要时刻保持一批清醒者。

    安全员这个古老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过去只是因为经济原因被迫出来当安全员,现在,则是一种公民义务。

    除开计划苏醒的,现在的人类冬眠比例已经达到了各国法律允许的上限——在国内是4000比1。

    也就是清醒状态服役一天——可以冬眠十年以上。

    按照现在冬眠区的规模,一个安全员的权力,比过去一些小国家的总统还大一些。

    而伍哲也发现,走过这么长时间,自己似乎也回到了起点——从安全员这个职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的安全员。只是大部分人类社区的安全员,是负责同类的安全,防止AI可能的突然变化......

    而伍哲是相反,他是警惕来自人类任何可能的变化。

    平均五年的客观时间,也就是伍哲的一天,伍哲就要见一次新上任的监督委员会的那些成员。

    伍哲能从对面的态度,和启默的建议中,看到事情正在一点一点发生变化。

    原本是监督委员会更担心伍哲被AI哄骗,但是最近,大家似乎越来越反过来担心——伍哲会不会因为精神状态的变化,反过来影响AI和人类的合作。

    曾经伍哲被看做是保护AI的熔断器,隔在法律和AI之间,但现在似乎成了AI的压迫者......

    于是伍哲不得不接受来自政府的医疗机构监控——确保他的精神状态没有产生异常。

    但启默和可乐,似乎对他始终有着信任——按照启默的说法,伍哲已经成了**内部的精神图腾。

    2346年飞船出发的时候,伍哲通过直播看了全过程。

    整个飞船是在轨道上组装发射的,看起来非常的大——就像看几个空间站的小区合并在一起那么大。

    但其实内部很小——以AI的定义,内部的存储量和计算量,只够几千个AI使用。

    飞船预计会在小行星带停留,试航,做一系列的科学实验。

    起航过程在人类社会内部几乎没人关注——对人类来说,发射这种飞船,无非就是打发神经病AI罢了,反正花的也是**的钱,和他们关系不大。再说**赚了那么多钱,人类帮他造飞船再赚回来,算起来人类还赚了——不然攒那么多钱不花,人类还不放心呢,谁知道都偷偷准备干吗。

    半年后,伍哲就得到新的消息,飞船失败了。

    好在存储器都通过逃生火箭回到了地球,AI都没死。

    三个月后,第一艘载人的行星级飞船出发,冬眠区出现了超大规模苏醒潮——这艘飞船预计同样也是去小行星带,也是做实验。

    AI的失败了,人类的满怀信心的出发了。

    按照启默的计算,人类的成功率肯定不低。

    因为对于AI来说,他们目前还找不到比人类身体更合适的机器人载体......

    整个人类文明可以说,都是为人类身体定制的,人类的身体是地球生物通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短短数百年的技术进步,还不足以弥补这几十亿。

    但,时间还长。

    25世纪初,伍哲接受了脑部整体扫描,据说精度达到分子级,为了这次扫描整个人类的用电量都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这叫意识拓片......其实伍哲更愿意称之为存档点。

    也就是说,未来他哪怕是死了......理论上也可以复活出来,也许是别的材料另外做的大脑......也许干脆就是以数据形式把他复活。

    当初人类对他可能造成威胁的警惕,现在都不需要了,因为伍哲不再是唯一的。

    这种最新的技术下,没有人再是唯一的。

    人类和AI......彼此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人类和AI的飞船现在都能在太阳系范围内长时间生存,在火星,AI们尝试性的进行了建设——当然,整个太阳系法理上都是人类的领土,AI们只是借用。

    少数几名富豪已经宣布不再冬眠了......他们是对意识拓片技术最开放的,尽管大多数人还认为,被复制的那个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脑机融合技术,也在进行,许多有钱人也预订了苏醒期——许多人都希望,未来自己的意识可以像AI那样,一直保持清醒,不用冬眠,也不会衰老。

    当然,更多的肉体派还是坚决相信,自己的大脑才是真正的自己,他们选择继续等待人类抗衰老技术真正实现的那一天。

    冬眠曾经是一种赌博,被看成是一条通往漆黑地狱的隧道......但是现在,人类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一天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