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部——法号齐鸣西藏的历史

北漠尘清——巴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北漠尘清——巴图文集最新章节!

      西藏拉萨是藏传佛教的圣地。相传大唐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曾经西藏拉萨,大昭寺前廊尚绘有唐僧及其徒弟四人的画像,传说猪八戒招亲的高老庄就在现在拉萨的采里,其传说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证,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西藏之佛教的传播,与佛教传入中原为同一时期,由此判定了国外学术界有关藏传佛教独立于中原佛教之外传入西藏的谬误。言及此,关于佛教的传播有必要作一明晰的解读和确认:佛教的传入中国,循着这样的两天线路传播开来:一条是沿古丝绸之路经过现在的印度克什米尔—中亚西亚—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经古金城(兰州)到达长安(西安),经过唐代高僧的翻译、整理、解读,逐渐传播开来,进而传到朝鲜、日本、越南,这就是所谓“汉传佛教”;另一条是从印度直接传入西藏,以西藏地区为中心,向青海、甘肃(河西地区)内蒙古、和四川、云南等地传播开来,后人称之为“藏传佛教”实际上,无论“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是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只不过前者是以汉文翻译古印度梵文,后者以藏语翻译古印度梵文,这是由于中原地区以汉语为通用语言而在西藏、青海、内蒙古及川西一带生活着众多的藏族民众,他们以藏语为通用语言,佛经必然沿用藏语来翻译。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传统的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它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西部文化艺术中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并在相当长的岁月里,成为西部文化的主流。例如遍布甘肃河西地区的佛寺如:敦煌德莫高窟、东、西千佛洞、安息榆林的万佛峡、酒泉的文殊寺、张掖的大佛寺、马蹄寺、天祝的天藏寺等等,这些佛寺中的的雕塑、绘画艺术正是佛教文化中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载体。

    与汉传佛教不同的区别在于,藏传佛教主要以西藏、青海为中心,形成了藏族文化的主流,千百年来薪火传承,生生不息。从唐代以下,西藏青海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没有中断过,藏族文化究其本质而言也就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大唐文化)的融合建构,藏传佛教对中国西部文化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青藏高原到河西走廊再到蒙古草原,在这一辽阔的三级区域内,生活着广大的藏族、蒙古族民众,佛教因此对这些民族的语言、艺术、天文、历法、医学、建筑、民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以藏传佛教为主流的西部文化。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以拉卜楞寺为中心建立的佛经学院、佛经研究所和拉卜楞寺藏经阁中,汇聚了一大批藏传佛教研究的学者、专家,他们对藏传佛教典籍的保存、研究与传播,都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政教合一的西藏,藏传佛教的宗教领袖也就是这一地区最高的政治领袖。关于西藏的宗教领袖受中原王朝册封的制度,学术界认为始于清朝顺治皇帝册封达赖五世喇嘛,而在从书集成。西藏记中记载道:关于西藏“自唐而下,宋元之间,其国未闻。明万历时,太监杨英至其地,賚勅封楚布寺、业郎寺之红帽黑帽呼图克图葛玛巴、沙玛纳二人为‘西天大善自在佛’、‘如来大宝法王’,灌顶大国师,赐予印册;封摻楞布气,褒玉楞布气二人为灌顶禅师。”由此可证,中原王朝册封西藏宗教领袖的最早时间应在明朝万历年,而非清朝顺治时。

    拉萨原名大昭,佛教传入后,改称拉萨。文献中记载道:“拉萨者,华言佛地也。”这里所谓“华言”即指中原古语。由此可见,西藏文化之与中原古代文化关系之密切。拉萨在唐代即建有城郭,在清朝康熙六十年,被定西将军,护国公策旺诺尔布的军队所摧毁,在拉萨古城西南筑石堤,自东北郎路山脚下直达布达拉对面小山招拉笔洞山,长约三十里,用来防堵藏江每年一度的洪水,到如今,被拉萨民众称为“神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