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存在与存在的艺术

北漠尘清——巴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北漠尘清——巴图文集最新章节!

      一件艺术品被安放在博物馆或展览馆里,可以说,作品被建立了。这种对于艺术品的建立与一座建筑的建造意义上的建立,与一座雕像树立意义上的建立,与一台戏剧舞蹈表演意义上的建立,是大相径庭的,是迥然不同的一系列概念。

    基于一件作品的建立,是立足于奉献和赞美意义上的树立,这种“建立”与纯然的设置无关。对于艺术作品的建立,必然是具象的崇拜者、仰慕者将其作为神圣对象而开启出来的抽象化的存在,是源于心灵的神性被融入其显象的敞开之中而艺术地存在的抽象理解与记忆。在此意义上的“建立”奉献就成为神圣者艺术创造,其创造的源动力来自于心灵的赞美与仰慕,它是对具象内化为抽象这一过程中内在心灵与外在存在之间共鸣沟通基础上所生发出来的对具象的尊严和光辉的颂扬。尊严和光辉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存在本身所固有的特征,而是萌动与艺术创造者内在心灵世界的对外在存在对象的感悟、觉悟乃至彻悟。如此说来,艺术的生命活力,艺术的神性尊严,就存在于艺术创造的过程中。

    所谓艺术的存在,也就是在艺术生成与解蔽的过程中使存在对象澄亮起来。而对艺术作品的建立,意味着,将艺术创造的意义在艺术对象的存在意义中揭示开来。为什么对艺术作品的建立是一种奉献或者一种赞美呢?这是因为艺术作品在其存在实现中所要求的,艺术作品是如何要求这一建立的呢?因为艺术本身在其存在的实现中就是有所建立的。而艺术之所以为艺术自身就是凸现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必须是以艺术创造者的心灵彻悟为守持对象的。艺术的存在就是树立一个世界,一个以其为核心、为中心、为原点的世界,这也是艺术的存在这一由具象到抽象到现象的终极意义。

    在远离人类认知与理解的意义之外,石头是无艺术性的,因此,石头是无世界的。植物和动物也是没有世界的,然而,当它们落入一个环境,属于一种凝视中而被解蔽、被赋予意象、映像和镜像时,石头、植物或动物,就是一个世界,关于它们的结构、形状、质地、动作最终被艺术地揭示出来,具象的存在被艺术地抽象出来,于是,一个世界敞亮开来,所有的物,获得了自己的快慢、远近、大小。艺术化的过程也就是一切物人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种广袤聚集起来,造物主有所保留的恩宠和赠予都得到了解蔽或者摒弃,光辉得以生发出来。从一个具象的存在,到一件艺术品的建立,乃至一种艺术的存在,是一个意义化的过程,最终的魅力在于艺术的存在敞开了一个世界,敞开了一个领域,给予人类一种感知、感受、感悟的空间和进道,因为一件存在物,开拓和展现了一个广袤聚集的意义世界,在这个意义的域中,人心得以安居,得以典雅而艺术地安居,这似乎是艺术的存在本身所不能直接表达的原创。

    岩石以其致密和厚重的结构和质地显示其凝重。对于岩石的雕琢是诗意的创造,是创作者以其心灵的诗意为镜像,通过雕刻捉摸的手段,将诗意置入存在的艺术之中,这一过程,是石头从自然的具象遮蔽走向艺术的抽象解蔽的意义世界的生成过程。我们把石头置放在天平上,试图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把捉它,这种对石头的规定,或许是极其准确的造型、结构、寓意的规定,只有当石头的这些意义被置入、被揭示出来,从而引起人们关注的目光、进而引起心灵的共鸣时,艺术创作者心灵的抽象意念最终在纹化的石头上澄明闪烁起来,石头才能作为艺术的存在被规定下来。